實施五大戰略謀求縣域經濟新跨越
2003-09-20
作者:《吉林日報》2002-10-11
實施興工強市戰略,迅速提升工業經濟實力。榆樹作為糧食主產區,縣域突破的核心是工業突破,必須用工業理念來謀劃農業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工業特色的效益農業之路。主要打造十大系列龍頭加工業。
玉米淀粉加工業,以吉糧集團榆樹曙光變性淀粉項目試車生產為起點,使年產變性淀粉達到1.5萬噸。同時,積極運作5萬噸淀粉項目,將玉米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白酒釀造業,抓好榆樹釀酒集團、長春酒業集團和吉林省白酒集團三大龍頭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畜產品加工業,以年養殖、屠宰、加工15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為依托,抓好“豬產業”。同時積極運作牛項目,建設肉牛繁育基地。飼料加工業,以長春通威集團生產的飼料為主要產品,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大豆加工業,與吉糧集團合作的年生產45萬噸大豆加工項目,現已達成協議。積極擴建鴻運大豆有限公司生產的保健型黑珍珠醬油項目。發展制藥業。與哈爾濱市宏達公司合作的華威藥業項目,年產膠囊2億粒、片劑3億片,明年力爭達產達效。綠色蔬菜加工業,在五棵樹高科技農業園區建成300棟溫室大棚的基礎上,又積極爭取2000棟大棚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建綠色蔬菜產業群。綠色稻米加工業,以關東禾豐米業公司、三軍米業公司為龍頭,搞綠色稻米加工,打響榆樹綠色稻米牌。馬鈴薯淀粉加工業,與長春市金源房地產開發公司合作,年生產5萬噸馬鈴薯淀粉項目。面粉食品加工業,與廣東錦豐集團合作的方便面項目已正式投產,該企業生產的“糧滿倉”等方便面暢銷東北。同時還將建設年加工5000噸干草項目和年加工1萬噸麥片項目,建錦豐工業園區。
實施農業興市戰略,加速推進“三農”裂變。推進農業裂變,加速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廣“弓棚模式”。弓棚鎮通過推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解放了大批勞動力。以弓棚鎮為中心,建立機械化經營示范區,逐步形成糧食規模生產的隆起帶。同時積極探索土地流轉,采取股田制、反租倒包等方式,今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8萬公頃,使大批農民“洗腳離田”,從事畜牧業和二三產業。
推進農村裂變,有重點地建設小城鎮,推廣“五棵樹模式”。五棵樹鎮通過大力搞小城鎮建設,帶動了釀酒、養牛、豆制品加工業、蔬菜種植、建材和運輸等6大支柱產業發展,出現了“非農產業占主導、產業發展成鏈條、8000農民進城鎮”的新氣象。以五棵樹鎮為樣板,對其他小城鎮進行大手筆規劃、大規模開發、大力度建設,為農業裂變和二三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推進農民裂變,加速剩余勞動力轉移,推廣“光明模式”。光明鄉大搞勞務輸出為榆樹市加速農民裂變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抓住這個典型,采取搞好思想發動、政府組織牽動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結合榆樹市區位和資源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開放帶動的重點,主要打好“三張牌”。
打好“北方牌”。把招商引資的觸角向北延伸,加強與哈爾濱等城市的企業合作,爭取更多的域外資金。
打好“東南牌”。溫州、寧波等發達地區,有巨大的投資實力,先后與其簽訂了年產5萬噸燃料酒精項目,并就榆樹市省級公路建設融資項目、可降解餐盒項目等項目達成了合作意向或協議。
打好“并購牌”。大曲集團、水泥廠等大型國有企業都已轉為民營企業,使企業發展充滿了活力。
實施民營富市戰略,超常規發展民營經濟。全面實施“擴張非公經濟”戰略。對個體私營經濟實行“國民待遇”,努力擴大民營經濟發展空間。
集中力量連片開發民營小區。把民營小區開發與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榆樹市區和五棵樹鎮為龍頭,抓好民營小區開發,把環城鄉民營經濟園區建成長春市級民營經濟園區。同時以弓棚、大坡、泗河、新立4個衛星鎮為紐帶,逐步形成民營經濟網狀發展格局。
抓好民營企業大項目建設。依托糧食和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圍繞精加工和深加工,重點建設10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報率、利稅超千萬元的大項目,使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實施城市拉動戰略,加快中等生態經濟城市建設步伐。積極改善交通條件。在市區,實施拓寬和改造榆樹大街、工農大街、向陽大路和九條巷路硬鋪裝工程,加快城市“美化、綠化、凈化、亮化”進程。在公路建設上,以長余高速公路開通為契機,把榆陶路建成一級公路,構筑“榆五經濟走廊”,以道路建設拉動縣域經濟發展。
運用市場機制經營城市。開發道路資源以路生財,開發土地資源以地生財,開發公共資產以物生財,開發資本市場以資生財,達到以房帶路立體開發、資產置換商業開發、吸引外商投資開發,使城市建設達到一個新飛躍。(袁玉樹)(作者系中共榆樹市委書記)
玉米淀粉加工業,以吉糧集團榆樹曙光變性淀粉項目試車生產為起點,使年產變性淀粉達到1.5萬噸。同時,積極運作5萬噸淀粉項目,將玉米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白酒釀造業,抓好榆樹釀酒集團、長春酒業集團和吉林省白酒集團三大龍頭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畜產品加工業,以年養殖、屠宰、加工15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為依托,抓好“豬產業”。同時積極運作牛項目,建設肉牛繁育基地。飼料加工業,以長春通威集團生產的飼料為主要產品,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大豆加工業,與吉糧集團合作的年生產45萬噸大豆加工項目,現已達成協議。積極擴建鴻運大豆有限公司生產的保健型黑珍珠醬油項目。發展制藥業。與哈爾濱市宏達公司合作的華威藥業項目,年產膠囊2億粒、片劑3億片,明年力爭達產達效。綠色蔬菜加工業,在五棵樹高科技農業園區建成300棟溫室大棚的基礎上,又積極爭取2000棟大棚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建綠色蔬菜產業群。綠色稻米加工業,以關東禾豐米業公司、三軍米業公司為龍頭,搞綠色稻米加工,打響榆樹綠色稻米牌。馬鈴薯淀粉加工業,與長春市金源房地產開發公司合作,年生產5萬噸馬鈴薯淀粉項目。面粉食品加工業,與廣東錦豐集團合作的方便面項目已正式投產,該企業生產的“糧滿倉”等方便面暢銷東北。同時還將建設年加工5000噸干草項目和年加工1萬噸麥片項目,建錦豐工業園區。
實施農業興市戰略,加速推進“三農”裂變。推進農業裂變,加速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廣“弓棚模式”。弓棚鎮通過推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解放了大批勞動力。以弓棚鎮為中心,建立機械化經營示范區,逐步形成糧食規模生產的隆起帶。同時積極探索土地流轉,采取股田制、反租倒包等方式,今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8萬公頃,使大批農民“洗腳離田”,從事畜牧業和二三產業。
推進農村裂變,有重點地建設小城鎮,推廣“五棵樹模式”。五棵樹鎮通過大力搞小城鎮建設,帶動了釀酒、養牛、豆制品加工業、蔬菜種植、建材和運輸等6大支柱產業發展,出現了“非農產業占主導、產業發展成鏈條、8000農民進城鎮”的新氣象。以五棵樹鎮為樣板,對其他小城鎮進行大手筆規劃、大規模開發、大力度建設,為農業裂變和二三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推進農民裂變,加速剩余勞動力轉移,推廣“光明模式”。光明鄉大搞勞務輸出為榆樹市加速農民裂變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抓住這個典型,采取搞好思想發動、政府組織牽動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結合榆樹市區位和資源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開放帶動的重點,主要打好“三張牌”。
打好“北方牌”。把招商引資的觸角向北延伸,加強與哈爾濱等城市的企業合作,爭取更多的域外資金。
打好“東南牌”。溫州、寧波等發達地區,有巨大的投資實力,先后與其簽訂了年產5萬噸燃料酒精項目,并就榆樹市省級公路建設融資項目、可降解餐盒項目等項目達成了合作意向或協議。
打好“并購牌”。大曲集團、水泥廠等大型國有企業都已轉為民營企業,使企業發展充滿了活力。
實施民營富市戰略,超常規發展民營經濟。全面實施“擴張非公經濟”戰略。對個體私營經濟實行“國民待遇”,努力擴大民營經濟發展空間。
集中力量連片開發民營小區。把民營小區開發與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榆樹市區和五棵樹鎮為龍頭,抓好民營小區開發,把環城鄉民營經濟園區建成長春市級民營經濟園區。同時以弓棚、大坡、泗河、新立4個衛星鎮為紐帶,逐步形成民營經濟網狀發展格局。
抓好民營企業大項目建設。依托糧食和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圍繞精加工和深加工,重點建設10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報率、利稅超千萬元的大項目,使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實施城市拉動戰略,加快中等生態經濟城市建設步伐。積極改善交通條件。在市區,實施拓寬和改造榆樹大街、工農大街、向陽大路和九條巷路硬鋪裝工程,加快城市“美化、綠化、凈化、亮化”進程。在公路建設上,以長余高速公路開通為契機,把榆陶路建成一級公路,構筑“榆五經濟走廊”,以道路建設拉動縣域經濟發展。
運用市場機制經營城市。開發道路資源以路生財,開發土地資源以地生財,開發公共資產以物生財,開發資本市場以資生財,達到以房帶路立體開發、資產置換商業開發、吸引外商投資開發,使城市建設達到一個新飛躍。(袁玉樹)(作者系中共榆樹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