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6
作者:華西都市報
四川建設世界級多晶硅生產基地的步伐提速。昨天下午,通威集團、巨星集團與中國成達工程公司在成都簽約,共同在樂山推進年產9000噸多晶硅項目設計,這比原定預期足足提前半年以上。而為這9000噸的項目工程建設,未來將注入近65億元的巨額資金。
2009年進萬噸門檻
項目設計合同顯示,該工程將打造三條單產能力為3000噸的多晶硅生產線,這將是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生產裝置,從而將刷新國內最大的多晶硅單條生產線僅為1500噸的歷史紀錄,其設計工藝、建設規模、技術優勢等方面都將成為國內首創。其中中國成達工程公司是國內外知名的化工設計單位,是國內唯一承擔過1000噸年產規模多晶硅項目設計的公司,之前在樂山曾負責新光硅業的項目設計。
今年5月24日,通威與樂山市人民政府簽署10000噸多晶硅項目投資協議,其中一期年產1000噸規模的項目工程已穩健推進建設,現已投入近7億元資金,從目前施工建設情況看,將于2008年6月前正式竣工投產。而此次簽署的9000噸多晶硅項目為二期工程。按照提速計劃,2009年上半年就將形成1萬噸生產能力。
希望多晶硅單獨上市
通威集團總裁劉漢元昨天透露,在光伏產業方面,通威的野心是打造出世界級多晶硅生產基地和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
劉漢元稱,根據其三步走的設想,第一步年產1000噸規模的多晶硅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總收入達38億元人民幣;第二步,用3年時間建成10000噸年產規模的多晶硅項目,成為中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年銷售總收入達到200億元人民幣。第三步,再用5年時間,形成從多晶硅到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發電的新能源產業鏈條,建成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年銷售總收入達到500億元—800億元人民幣。
“國際油價每桶破100美元大關時間已經不遠,替代能源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大。”劉漢元預計,隨著國內多晶硅和光伏產業建設規模的擴大,10年內全世界70%以上的多晶硅將由中國制造,改變目前中國半數以上多晶硅需進口的局面。屆時,太陽能發電成本將低于水力發電成本。
對于目前市場上傳言的多晶硅項目將注入通威股份的消息,劉漢元昨天委婉否認,稱傾向于考慮該項目單獨上市,但也不排除其他任何可能性。
此外,通威有關人士還透露,目前有關方面正積極邀請通威將多晶硅項目的后期工序遷移到成都新津,但雙方尚未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