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8
作者:新浪
2010年1月17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十周年慶典暨新春論壇在北京舉行。圖為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發言。
新浪財經訊 2010年1月17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十周年慶典暨新春論壇在北京舉行。圖為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發言。
劉漢元:今天我的觀點是持續創業。昨天晚上我仔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剛才前兩輪的辯論過程中我在逐漸理清我這一方的觀點想說清什么,我感覺第一點持續創業是它的精神和內在素質的自身需要。我們想了想,好多的人,王永慶92歲到美國看他的化工工廠的路上,什么動力讓他在看的過程中倒下了?我們現在已經無從知曉了。
昨天我從泰國飛過來,我們和高層有一個座談和交流,我們請人家吃飯的過程中,也知道謝國民董事長70歲了,李少波(音)董事長78歲了,他們還在干,我在席間也忍不住問他們現在為什么還想干?他們說去干的時候感覺還是離不開自己,第二是感覺心情舒暢。他們70歲到78歲了還在干,所以我們想想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找到一種感覺,這些企業家為什么能夠成功?成功了為什么還能繼續成功?基本上我們在每個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的某一種執著,某一種精神或者是潛在的素質或者是某一種亮點,才使得他和他所創辦以及領導的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輝煌再走向輝煌。
第二點是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市場競爭。好的企業有的富不過一代,有的富不過當代,事實上市場之所以能夠推動經濟和社會快速進入,很多時候就在于市場自身的競爭和淘汰的規則,不進則退,你去玩兒,有可能會玩掉很多機會,你去玩,有可能會失去很多發展的機遇,玩了回來這邊就玩不動了。從這個時候來講我們有更多的想象,包括柳傳志柳老板2009年再次出山,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市場競爭迫使他為了自身所創辦的企業持續發展本身的需要,市場競爭的殘酷的現實迫使大家馬不停蹄。
第三點是潛在的社會責任的需要。剛才我們劉文斌先生談的觀點我們也很贊成,其實想想我們過去30年從第一個議題到第二個議題,到現在這個議題,我們30年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允許民進,至于國退不退是另外的事,3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是允許民進的,民進的結果使得我們中國讓全世界矚目,整個經濟社會蒸蒸日上,整個社會發展讓我們老百姓都不同程度地分享了這種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基本上過去30年的時間我們金融資產從原來四大國有銀行前期95%以上留在了國企和國有控股的企業,后期90%、85%、80%到目前為止基本上還超過70%到80%,金融服務面向于國有和國有控股。我們證券市場十幾年將近二十年,無論是在A股上直接IPO,還是間接借殼上市的這些公司,從直接證券資本下拿回來發展企業,過去十年、二十年民營的融資額也不超過總融資額的20%,但是這個前景創造了過去30年80%的全中國的新增就業機會。
2009年超過了55%的稅收貢獻,而他們基本上僅僅占有了國內所有的中國的資產的20%、30%,典型的奶牛精神,天天輸出的是牛奶。從這個角度來講,事實上我們想想國進民退也好,民進國退也好,想想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有了一批老板,有了一批老板當中的一些佼佼的企業家,無論他是為了自己股東利益最大化去干,還是他講究某一種責任在干,事實上都回報了我們社會眾多的就業機會,眾多的服務機會,眾多的稅收機會,眾多的中國未來還將在世界上創造若干個“第一”的機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家在某種意義上是因為有一種社會責任在干也不為過。很多人他們經常白天回家一肚子氣,有時候忍不住罵自己,一覺之后又重新進入這個角色。所以也正因為這樣的想法才有了今天的繁榮昌盛。
這個命題是會務組安排的,盡管其中大部分我贊成,我還是更想我們的董敏師妹能夠有更多休閑娛樂的機會,有更多消費的機會,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多邀請我去,我都婉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