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6
作者:新浪四川
下周一(4月9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3月份CPI等經濟數據,據人民網報道,專家預測,3月份CPI將會較2月份的3.2%有所反彈,漲幅約在3.5%左右。
從前天(4月4日)統計局發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變動情況來看,豬肉五花肉類別為26.69元/公斤,活鯉魚價格15.88元/公斤,豬肉比魚肉要貴68%。顯然吃魚比吃肉劃算。魚價的低廉,有助于CPI的穩定。但是,誰能想到,在三十年前,普通魚價是豬肉價的10倍以上呢?這一切,歸功于科技的力量。
昨日(4月5日)下午,在"通威30年"慶典暨"科技的力量"大會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憶苦思甜",向現場的許多80后講述了當年的經歷。
他說,"80年代初,許多家庭都有點余錢了,能夠從半年吃一次豬肉到一周吃一次,但是吃魚,仍然很不容易,過節才吃得上。當時白條肉是0,.99元一斤,但青石橋的普通鯉魚要賣到13元一斤,魚肉是豬肉價的10倍以上。由于魚太貴,當時四川(含重慶)人均一年的水產品消費量不到半斤。"
為什么魚這么貴?因為養殖技術的不發達。成立于同一時期的通威,將目光投向了如何提升國人體質,讓百姓都能吃上便宜的魚上。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從1991年水產養殖總量790萬噸到2010年的3829萬噸,年復合增長8%,水產養殖產量占全國水產品產量的71%,占全球養殖總量的67%。飼料方面,中國已成為了第一水產飼料大國,1991年中國水產料產量75萬噸,2010年達到1474萬噸,年復合增長17%。水產飼料業以其具有的產業化、規模化和高科技含量特點,率先完成了產業化之路,同時也誕生了多家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
從四川發軔的通威集團,見證、參與并推動了中國水產養殖業和飼料業的發展壯大。80年代初,當全國還處于用草、菜粕等原料養魚時,通威已開始依靠全價飼料為核心的系列成套養殖技術,為中國水產養殖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的發明和推廣,通威以其不斷創新的科技實力和巨大投入,在中國農牧領域始終保持高速發展之勢,并快速發展成為一家僅在農牧領域就擁有近100家分、子公司的大型上市公司,并成為我國農、林、牧、漁板塊年度銷售規模最大的農業上市公司之一。
能夠從四川盆地一個小作坊發展到全球擁有數百家分支機構的跨國性大公司,30年基業長青,歸根結底,與科技創新促企業發展分不開。30年來,通威股份承擔一系列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其研發投入每年高達數千萬元,其實驗室的檢驗報告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互認。
科技的力量大大影響到了物價,到如今,我們享用著比豬肉便宜許多的新鮮草魚,新鮮鯉魚。如何降低CPI,在除了使用一系列價格調控手段、貨幣政策時,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生產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物質,也是一條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