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1
作者:揚子晚報
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進口量的激增,對外依存度持續提升,我國的糧食安全已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3月1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帶著專題提案進京,針對當前我國的糧食安全現狀,建議從全局出發,合理提高全國的糧食價格,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劉漢元談到,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家安全的核心和基礎。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把糧食高自給率作為重要的政策方向和目標,近年來,雖然我國大米、面粉之類的主糧仍保持著95%以上的自給率,但這是以犧牲其它糧食作物的產量為代價的,比如大豆、食用油和玉米等,已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國內人口已超過13.7億,未來20-30年間,人口總數預計將達到16億,超過歐盟、北美、日本等全球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如按我國目前人均糧食消耗標準,將需要每年增加1億噸左右的糧食才能滿足需求。針對當前糧食安全嚴峻形勢,劉漢元提出三點建議:
1、合理提高我國糧食價格
近年來,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持續加大,去年已超過1.2萬億元,對鼓勵我國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確保糧食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受國際糧價和國內相關政策的影響,我國糧價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為此,在未來10-20年時間里,有必要在不違反現有世貿規則的前提下,通過政策引導尤其是市場調節手段,適當、逐步提高糧食價格,最終在我國形成中高糧價政策。
2、加快集約化、規?;F代化農業發展
2011年我國城市化率首次超過50%。從國外經驗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農經濟式的粗放經營已無法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現實和長期需求。只有通過在城鎮化過程中逐步減少農民數量,從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方面配套相關扶持政策,將剩下的農民轉變成現代意義上的農場主,使之成為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糧食生產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大幅度提高農民的勞動生產率,使糧食的產量增加得到有效保證,從而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3、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雖然我國大米、小麥、玉米等主食目前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高自給率,但這事實上源自于肉蛋奶等副食的支撐。目前全球糧食貿易主要集中于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如國際政治、軍事和安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國內將立即面臨極為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因此,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民生命線的關鍵要素一定要抓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定要堅決用強大的軍事力量保衛自己的生命線,用強大的國防去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經濟持續發展。
(本報記者 孫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