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1
作者:天府早報
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進口量的激增,對外依存度持續提升,糧食安全已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為此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將于今日帶著經過認真思考研究形成的專題提案進京,從全局出發、從戰略高度考慮,對我國糧食安全提出了三點合理建議。
提升糧食價格促三農增收入
劉漢元委員對記者說,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三農”的投入持續加大,對鼓勵種糧積極性、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確保糧食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受國際糧價和相關政策影響,我國糧價仍處于較低水平。建議在未來10-20年里,有必要在不違反現有世貿規則的前提下,通過政策引導尤其是市場調節手段,適當、逐步提高糧食價格。可利用世貿組織規定的黃箱、藍箱方式,對糧食種植加大補貼力度,盡可能穩定糧食自給率,增加種糧收入,并以此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而隨著我國小康社會的逐步建成、恩格爾系數的持續降低,糧價提高對于居民生活的影響會逐年減小,相關部門還可同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來緩解這一影響。
加快“三化”農業發展高產量保自給
劉漢元談到,目前我國仍有四五億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按此計算,糧食生產集約化、規模化和勞動生產效率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農經濟式的粗放經營已無法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現實和長期需求。今年相關文件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并提出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因此,只有通過在城鎮化過程中逐步減少農民數量,從財政、稅收、用地等方面配套相關扶持政策,真正引導、培育一批從事農業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使之成為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糧食生產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使糧食產量增加得到有效保證。
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排外擾穩貿易
劉漢元分析指出,雖然我國大米、小麥等主食目前還能維持較高的自給率,但這事實上源自于肉蛋奶等副食的支撐,目前我國廣義的糧食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三分之一。而全球糧食貿易主要集中于美國、巴西等國家,集中度甚至超過國際石油主產地。在此背景下,如各方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這部分糧食的進出口通道一旦被切斷,將面臨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
因此,劉漢元認為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民生命線的關鍵要素一定要抓在中國人自己手中,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才能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不受外部威脅和干擾,確保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安全穩定。
天府早報記者 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