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4
作者:中國質量報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十分關注如何加快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確保我國能源與環境安全。
劉漢元說,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逐年攀升,化石能源導致的環境破壞日趨嚴重,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兩個現實難題。在此背景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日益得到國家重視,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扶持。隨著相關政策日趨完善,國內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嶄新歷史機遇,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已具備了在全社會大力推廣、廣泛應用光伏發電的基礎和條件。
據他分析,相對于歐美主要國家,我國光伏市場發展總體上還顯得滯后。2012年國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為4GW,總量7GW,僅占全球的7%,2012年新增裝機容量僅占我國2012年8000萬千瓦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5%,2012年太陽能發電量僅35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0.07%。這與我國世界第一的光伏組件生產大國不相匹配,更與我國巨大的能源消耗不相匹配。2012年國內生產的光伏電池組件中,即使先后受美國、歐盟發起的“雙反”調查沖擊影響,在出口嚴重受阻的情況下,實際上用于國內市場的光伏組件也僅占17%,超過八成的光伏組件仍然依賴國外市場,導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嚴重受制于外。因此,在2012年遭遇歐美國家聯手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之時,國內光伏企業隨即遭受重創,不僅組件生產企業嚴重虧損甚至大面積停產,上游的多晶硅企業也被波及,全行業超過9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而勉強維持生產的少數幾家企業,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產量同比下降達20%,進口依存度再次突破50%。可以說,多年來在西方技術壟斷與全面封鎖之下艱難發展起來的國內多晶硅產業,面臨著重回起點、重走老路的艱難局面,形勢異常嚴峻。因此,隨著國家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日益重視、各種政策和措施的相繼出臺,我國光伏產業理應破釜沉舟順勢而為,借助國家光伏新政的東風,大力發展和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以光伏電站的加快建設,帶動我國整個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堅決打破光伏產業長期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劉漢元認為,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不僅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的有效途徑,而且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升級轉型、增長方式的轉變,尤其是確保我國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這一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可永續的人類理想新能源,才能從源頭上有效緩解并根本消除霧霾,才有希望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污染和碳排放問題,從而確保我國環境安全,建設美麗中國。更重要的是,我國廣闊的西部地區,幅員遼闊,人煙稀少,是全球太陽能輻射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如果充分利用西部豐富的光伏資源建設太陽能電站,將中、西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未來的清潔能源基地,對西部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國家民族政策的落實、當地居民的長治久安、環境治理和水土保持、老百姓增收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劉漢元看來,無論從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環境安全保障、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出發,我國都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并進一步擴大光伏裝機容量,加速推進西部以光伏發電為核心的國家新能源基地建設,從而使太陽能這種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的可持續能源真正惠及全國人民,逐步形成我國和平崛起的永續清潔能源供應基地,緩解我國資源壓力,確保我國能源戰略安全和生態環境長治久安,基本解決我國未來的全部能源消費問題,并成為拉動內需、支撐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