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6
作者:財新網
【財新網】(記者 何春梅)中國多年來在西方技術壟斷與全面封鎖之下艱難發展起來的多晶硅產業正面臨著重回起點、重走老路的艱難局面,形勢異常嚴峻。
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今日(3月5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做出上述表示。
劉漢元稱,加快發展光伏產業,對確保中國能源、環境安全;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表示,隨著中國對能源需求的持續增加,在沒有國際石油定價權的情況下,尤其是受國際政治、軍事、外交等的影響和沖擊,過高的原油進口依存度事關中國能源供應安全,此問題已刻不容緩。
其次,長期使用化石能源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粉塵,給中國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威脅,目前,中國70%左右的城市已無法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高達2萬億元以上,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以超過GDP的年度增速逐年升高。
第三,如果將中國每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20-30%,利用光伏資源十分豐富的西部國土建設光伏電站來提供,將形成每年18-27GW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這對于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當前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他建議,首先應細化上網電價法,放寬規模光伏電站的并網審批。他解釋稱,國家發改委出臺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中,并未對收購年限給出具體規定,對于試圖進入光伏發電領域的企業來說,收購年限是其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其盈虧的分水嶺,這就決定了諸多企業將因收購年限不明而舉步不前,對國家政策持幣觀望。同時,國家應放寬對光伏下游發電項目的行政審批,簡化審批流程,并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的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財政部門。
其次,進一步優化相關光伏發電補貼方式。他認為,中國光伏發電需要的是發電量而非裝機量,從2011年國家出臺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后,應統一實施針對發電量的上網電價法,并基于發電量進行補貼。
第三,在大力發展規模光伏電站的同時,盡快出臺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細則,利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靈活、便利、成本較低的特點,優化城鄉用電結構、推動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