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作者:電子信息產業網
“借助國家光伏新政的東風,利用中西部地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以光伏電站的加快建設,打破光伏產業長期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劉漢元委員的提案把發展光伏產業和捍衛能源與環境安全聯系起來。他認為,過去10年,經濟每發展10%,煤炭和主要能源的消耗也同步增加8%~10%。因此,光伏不僅僅是一個小的產業,它還是一個使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的推力和著力點。
加速啟動國內市場
借助國家光伏新政的東風,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帶動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劉漢元說,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逐年攀升,化石能源導致的環境破壞日趨嚴重,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兩個現實難題。當前,相對于歐美主要國家,我國光伏市場發展總體上滯后。2012年,國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4GW,總量7GW,僅占全球的7%。2012年太陽能發電量僅為35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0.07%,這與我國世界第一的光伏組件生產大國不相匹配,更與我國巨大的能源消耗不相匹配。
他告訴記者,2012年國內生產的光伏電池組件中,即使先后受到美國、歐盟發起的“雙反”調查沖擊影響、出口嚴重受阻的情況下,超過八成的光伏組件仍然依賴國外市場,導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嚴重受制于外。因此,在2012年遭遇歐美國家聯手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之時,國內光伏企業隨即遭受重創,不僅組件生產企業嚴重虧損甚至大面積停產,上游的多晶硅企業也被波及,全行業超過9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而勉強維持生產的少數幾家企業,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產量同比下降達20%,進口依存度再次突破50%。因此,隨著國家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日益重視、各種政策和措施的相繼出臺,我國光伏產業理應破釜沉舟順勢而為,借助國家光伏新政的東風,大力發展和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以光伏電站的加快建設,帶動我國整個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堅決打破光伏產業長期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促進中西部經濟騰飛
利用中西部地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中、西部建設成我國未來的清潔能源基地。
劉漢元認為,發展光伏產業,還有助于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騰飛。他說,我國廣闊的西部地區,幅員遼闊,人煙稀少,是全球太陽能輻射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如果將我國每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20%~30%,由利用光伏資源十分豐富的西部國土建設光伏電站來提供,就將形成每年18GW~27GW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
劉漢元建議,如果充分利用西部豐富的光伏資源建設太陽能電站,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地方發展過程中缺水、缺人、交通不便等諸多問題,而且只需要架設幾條輸電線,就可以把光伏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去,支持、參與東部經濟和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真正形成東、中、西部地區資源互補的良好局面。
與此同時,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一個市場規模大、產業輻射面廣、拉動效應十分明顯的朝陽產業,充分利用我國中西部地區大量沙漠、草原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中、西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未來的清潔能源基地,既是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新疆等西部省份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東、中、西部能源自身平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