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
作者:金融投資報
近日,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針對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市場機制和通貨膨脹等問題,提出了“中國經濟既要轉型又不失速”的基本觀點,建議客觀看待產能過剩;正確認識小政府大社會;理性看待通貨膨脹。
客觀看待產能過剩
劉漢元說,近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社會上都在批判所謂“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的問題。其實,追根溯源到30年前,自1983年廣東引進了日立彩電生產線后到1985年,各地先后引進了多達17條彩電生產線。當時,一大批從計劃經濟體制轉過來的人就開始質疑是重復建設。
但就是在這種“重復建設”之后,我們看到了國內包括飛躍、熊貓、長虹等國產電視機品牌的涌現,推動了我國整個家電產業“零”的突破,從原始到現代的跨越。可以說,我國老百姓從改革開放過程中獲得的最大紅利產品可能就是家電產品,推動著大量的家電進入普通群眾家庭。如果用不偏不倚的觀點來看,這都是當年“重復建設、重復引進”的結果。
在劉漢元看來,“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具有的客觀自然屬性。如果不認識和尊重這個客觀屬性,一味地去事前防止或事后清理,都會大量增加社會審批、管理成本,仍然會反復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時候產能的重復和過剩會倒逼企業的創新和進步,從而換來企業對用戶產品和服務附加價值的大幅提升。
正確認識小政府大社會
劉漢元認為,我國政府提出尊重和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這是非常有前瞻性且符合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潮流的做法。
劉漢元建議,縱觀世界各國,政府行政體制下的資源配置效率往往低于市場配置。因此,大家應客觀理解政府職能及某些效率不足或瑕疵的問題,社會和媒體應適當容忍一部分社會問題的客觀性,防止不斷“打補丁”、“修廟子”、“供菩薩”,進而被迫變成超級大政府的情況在社會治理中出現。這對于我國政府的體制機制改革以及整個需求側、供給側方方面面的改革都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并強調“小政府大社會”,這為經濟帶來了很多活力。因此,新常態下的中國,仍然或更加需要“小政府大社會”,還社會活力和動力,這是政府和社會應該形成的廣泛共識,也是媒體和輿論應有的導向。
理性看待通貨膨脹
劉漢元說,30多年來我國GDP增速均保持在8%-12%之間,當對比CPI和GDP這兩條增長曲線時,我們會發現在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GDP增長率在8%-12%區間時,CPI增長率基本在3%-6%。同時從更長時間內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會發現當各國經濟向好時,CPI一定不會低。
劉漢元認為,今年1月,我國PPI在去年同期已經為負的基礎上持續加速負增長,再次下滑5.3%,創造了連續47個月為負的歷史;同時PMI指數49.4%,低于50%的臨界點。可以說,隨著當下我國經濟的不斷下行,中國真有可能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追趕美國的時間就會拉得更長甚至變得遙遙無期。
同時,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的越發加重,就像1992年以后的日本,固然有日美“廣場協定”簽署的影響,但問題的核心,還是在于老齡化所引發的社會動力、活力的缺失和創新的減弱,社會需求也因人口的老齡化而大大減少,而使經濟長期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