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作者:通威報
◆通威集團高管系列深度專訪之十三
做科研工作的人,做任何事都非常嚴謹,在本次采訪股份總裁助理兼技術中心辦公室主任劉輝芬時,記者再一次感受到了這種氣質。
劉總科班出身,有著多年企業科技管理經驗,除了嚴謹,更多了一份對企業科研的高瞻遠矚。
加盟通威不到兩年時間,劉總就迅速將股份技術體系的工作落實到實處,并在2014年交出了讓劉主席和嚴總裁較為滿意的成績。
企業科研重在實現成果轉化
在外界的印象中,科研是一個高冷的職業范疇,從事科研的人也是高大上的群體,他們可能整天在高校或科研機構的實驗室中,做著離日常生活十萬八千里的研究實驗。但劉總認為,做科研應該更貼近市場一線,而不是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寫論文、評職稱,然后將研究結果束之高閣。有了這樣的想法后,從事科研教學的劉總開始將科研轉向面向市場的企業,做接地氣的研究。
由實驗室走向企業,劉總在十年的時間里,先后經歷了中小企業、大型集團公司的科研生涯,并在做科研的同時積累起豐富的科研管理經驗。在長期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劉總深刻認識到,企業科研的終極目標還是要轉化成生產力,這樣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作為科技人,劉總需要在科技管理上出成績;作為企業高管,需要為企業盈利做貢獻。
“在行業里,通威一直高度注重技術的研發、積累,從建立之初,劉主席及其管理團隊就一直秉承技術領先的發展戰略,再加上通威的科研實力、條件一直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這樣一個有創新環境、有保障條件的企業里做科研,才能將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究做得更加出色。”劉總介紹。
有劉主席、嚴總的支持,劉總在加盟通威后,迅速提出并執行“抓體系、抓平臺、抓隊伍、抓項目、抓機制、抓制度、抓合作、抓轉化”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針,并高度融入技術中心團隊。在2014年年底的述職大會上,劉總也交出了一份令劉主席和嚴總滿意的答卷,技術中心自主立項開展的科研項目和產學研項目比2013年增長了97.1%,比2012增長了121.4%;產學研項目2014年開展34項,比2013年多了23項;技術中心內部實現跨部門、跨學科、聯合集成攻關工作方法,聯合攻關項目和重大項目增多,其中“365養殖模式”和“漁光一體”項目就是典型代表。
打造行業領先的技術體系
“立足飼料主業,堅持科技創新,打造水產養殖前后產業鏈,成就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通威戰略目標非常清晰,在打造這艘健康安全食品產業鏈航母的過程中,科技作為主導力量,亦是明確的發展路徑。
在未來這艘航母的打造過程中,技術中心承擔著無比巨大的作用。目前,通威股份技術中心已是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四川省高水平研發機構、四川省水產養殖疾病防控工程實驗室。2015年公司還拿到了兩個國家級科研項目、一個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然而,就目前技術中心的實力而言,在劉總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打造技術體系的問題上,劉主席、嚴總的指示非常明確,在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上,執行上不封頂的政策。”這讓劉總在技術體系的搭建中毫無后顧之憂。因此,圍繞市場營銷出成績、內外結合練內功、走出去引進來的人才培養機制這三項工作為核心目標,技術體系的搭建已經在劉總心中形成清晰步驟。
圍繞市場營銷出成績。技術是1,營銷是在1后面加0,營銷做得越好,后面的0就加得越多,但技術是前提,技術是讓營銷效果發揮到最大的手段和條件,沒有這個前提條件,企業很難發展。未來,技術中心將以各研究中心為主體,與股份各分、子公司形成聯合攻關小組,打造科技營銷的能力和實力,真正解決市場上的問題,實現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目的。
內外結合練內功。“干科研最忌諱閉門造車,除了研究方向要以市場為導向外,還需要走出去與外部科研機構合作。一方面可形成雙方資金、技術的雙贏,得到企業自身核心技術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利于提高企業自身科研實力,以便攻破不斷出現的技術難題。”劉總對于科研開放性的認識非常具有前瞻性,借助于通威研究院這個產學研高端平臺,技術中心先后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展開了良好合作,并在項目合作、咨詢服務、通威研究院專家智庫建立三個方面取得良好成績。
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人才培養機制。做好科技管理工作的同時,培養屬于技術中心自己的技術骨干和研究人員,同樣是劉總的一項重要任務。“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培養方式,走出去是指把我們的技術骨干輸送到高校、外部專家那里深造學習,讓我們公司的專家去高校任教,保持與外部溝通交流;引進來是指引入行業內部頂尖科研人才,如通過博士后工作站來引進外部人才,爭取行業資深專家擔任技術專家。” 在這樣的人才培養機制下,目前技術中心研發專職人員達到了500人,與通威長期合作的資深專家有70多個,整合多方面行業專家人才的技術中心,科研實力也隨之不斷上漲。
扛起科技創新的大旗
在公司大目標前提下,技術中心也有自己未來的目標,那就是將技術中心打造成為面向市場、引領行業發展的一流飼料和養殖科技研發的技術創新平臺,讓通威具有解決中國乃至國際水產畜禽行業個性乃至共性問題的領軍企業平臺。為此,劉總在心中設定了向這個目標前進的清晰路線圖。
劉總介紹,在劉主席、嚴總支持下,在技術總監、水產技術總監、各個研究所所長、技術中心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堅持執行既定工作方針,在三到五年時間內,將通威技術中心建設成一個面向國際、行業一流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研究平臺。
在未來,通威技術體系將不斷健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的大旗將舉得更高,再通過科技營銷的理念將這種能力和實力傳遞出去,從而最終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達到讓通威品牌影響力大幅度增加的目的。劉總認為,這樣才能大幅提升公眾和客戶對通威產品的認可度和信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