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5
作者:通威報通心粉專刊
北緯30°的鯽魚鰓出血
眾所周知,北緯30°是大河文明起源地,水土氣候最適宜生命的誕生和演化。既然最適合生存,那么生命的種類和數量都會加劇增長,從而產生的病害種類也會隨之增多。對魚類來說,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第一批西南季風順利抵達沿海,北半球迎來一年中日照最充裕的夏季。氣溫升高讓魚類攝食活躍,但由于天氣多變,極易導致水體惡化,有害細菌大量繁殖,因此夏季既是魚類快速生長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是傳染性疾病高發的階段。
自4月中旬開始,四川雙流縣金橋鎮各大漁場鯽魚大面積發病,死亡數量累計十余萬斤且有持續上升趨勢,經專家實地取樣分析證實是感染皰疹病毒(俗稱“鰓出血”)導致。無獨有偶,與雙流同處北緯30°附近的江蘇北部大豐、射陽等地,近兩年也飽受鯽魚鰓出血之苦,近半數養殖戶被迫干塘、血本無歸。
兵貴神速
當接到雙流養殖戶在通心粉社區的求助時,通威第一時間就派出了專家團隊趕往現場調查、記錄并力求為養殖戶排憂解難。
專家團隊到達金橋鎮時,聞訊而來的各大漁場老板紛紛前來反映情況,向專家尋求解決方法。當時僅在金橋漁場上段就有7家養殖戶“中招”,一些養殖戶的鯽魚死亡速度極快,甚至達到每天死亡400至500斤。
“殺蟲、消毒……啥藥都用了,死亡就是控制不了!急死個人!”雙流金橋鎮岷江村的養殖戶帥玉澤拉著通威幫扶團隊人員的手說,自己一共3口塘,其中2口塘的魚死亡尤其嚴重。從4月15日開始塘魚出現魚病癥狀,眼球突出、豎鱗、體表輕微出血……尤其是現在天氣炎熱,情況也越來越嚴重。“每天都要死400-500斤,現在總共已經死2000多斤了!”看著一堆一堆從自家魚塘打撈上來的病魚、死魚,帥玉澤痛心不已。
而位于紅石漁場的養殖戶周林霞近來也一直沒有舒展開緊皺的眉頭。目前,她家的2口塘死亡數量高達1萬2千多斤。“剛剛撈上來,裝成包的這些死魚都還沒有稱重。”周林霞說起這滿滿幾大袋的死魚,眼里寫滿焦慮與無奈。
由于事態嚴重,5月6日上午,通威股份動物保健研究所的技術專家前往現場展開專項調查,與四川通威業務員和技術服務老師進行了詳細溝通,并在現場將采集的病魚樣本進行初步解剖和病理實驗,同時還將不同魚塘的病魚采樣,帶回通威動保所進行進一步的實驗。
“昨天我們通威動保所接到病情,雙流紅石漁場這邊的鯽魚出現大規模暴發死亡,短短十來天時間,已死亡了十幾萬斤魚。在接到病情后,就第一時間來到現場進行處置。”通威動物保健研究所研究員羅遠會向記者介紹,他們在現場進行了寄生蟲、細菌的分離,對病魚癥狀進行了基本觀察。
對于病魚的情況,她表示,初步實驗來看,病魚的腮上有一些指環蟲和車輪蟲,腮上還有腮霉,內臟質地比較脆弱,肝臟有出血癥狀。“具體情況,我們還要在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快”工出細活
光“快”沒有用,關鍵的是要能夠解決問題。通威要求專家組每次幫扶行動不能僅僅去現場調研一下就完事,還必須要求能立即解決的給出解決方案,不能立即解決的要給出合理建議。
此次跟進雙流漁場鯽魚鰓出血的專家有通威股份水產市場部技術服務經理蔡澤文和四川農業大學汪開毓教授,二人強強聯合找出了此次鯽魚鰓出血的元兇并給出了合理化建議。
揪出“元兇”————皰疹病毒入侵
據了解,事件發生后,當地水產站邀請四川農業大學汪開毓教授前往現場,與此同時,通威股份動物保健研究所技術專家也在出事漁場進行了實地調查。
蔡經理介紹,5月7日晚,汪教授與通威股份動保所實驗室的報告分析均一致結果:這些死亡的鯽魚都感染了一種病毒————皰疹病毒,俗稱 “鰓出血”。病毒在適應的條件下短時間內迅速暴發,最終造成了大面積的死亡。
“目前,鯽魚‘鰓出血’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一旦鯽魚暴發皰疹病毒病,患病鯽魚就相當于宣布了‘死刑’。”蔡經理表示,不僅是雙流金橋出現這樣的問題,目前,鯽魚鰓出血病病原(鯉皰疹病毒Ⅱ型(CyHV-2))已經蔓延到國內主要水產養殖區域,近年該病的發生有日趨嚴重的趨勢。
一種新型病毒 直接傷害魚的造血系統
很多養殖戶這時候恐怕也在想:鯽魚皰疹病毒病到底是何方妖魔?
據蔡經理介紹,鯽魚皰疹病毒的高發期一般是5、6月,往往會持續到9、10月份,發病水溫在16——28℃,25-26℃是高發水溫,一旦水溫超過30℃該病就會自動消失。這種新型病毒主要侵入魚體造血器官,比如肝、脾、腎,造成這些器官出血、壞死,同時為外界環境敏感,一旦環境激發就會加快死亡,這樣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死亡,危害極大。
內外因綜合因素 導致如今的嚴重局面
最終導致雙流金橋各漁場大面積鯽魚死亡的因素有哪些?蔡經理分析,整個事件前期鯽魚皰疹病毒無疑是魚死亡的內因,而隨著事態發展,養殖戶的錯誤診斷和不合理用藥就成了造成鯽魚死亡的一個很重要的誘因。
“鯽魚發病后,養殖戶不知道怎么用藥,他們主要按照常規的治療方式:消毒、殺蟲加內服等,盲目用藥。事實上這時候大量使用消毒、殺蟲藥已經沒有意義了,反而會對魚會產生很強的刺激,加重魚體負擔,加快死亡速度。”蔡經理說,后期越用藥死得越嚴重,如果在這個病暴發之后就穩定水質,內服抗病保健藥品,反而死亡速度會減緩。
感染病毒后 短期內如何減輕經濟損失?
目前,雙流金橋、紅石漁場還有一些養殖戶雖然也已出現了病情,但控制不當會加重疫情的發生。對于他們如何在短期內減輕經濟損失,蔡經理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1、已經開始發病的情況下,短期內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適當內服一些增強魚體免疫力的保健產品,例如維生素C、黃芪多糖、酵母發酵物以及通威芪參免疫散等,加強魚體免疫力。
2、可以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品外用消毒,比如碘液等,切忌用刺激性大的消毒藥品和殺蟲藥品;之后,可使用調水產品,穩定水質,比如改水解毒寶、黃金肽等。
3、加強增氧機的使用,加強投餌區增氧,從而使水體系統更穩定。
4、選擇優質飼料,同時控制飼料的投喂量。
5、當前區域內已發生感染,因此盡量不要將水亂排、亂放,避免再次交叉感染。
6、做好死魚處理工作。
覆巢之下有完卵
常言道:覆巢之下無完卵,但此次雙流金橋鎮大片漁場遭遇鯽魚鰓出血的情況下,紅石漁場一口塘卻安然無恙。
當周圍一群老板前來取經時,受不住眾人懇求,張其年道出了背后真相。
剛走進張其年的大門,眼前的一抹藍色就映入眼簾。“通威365模式示范基地”對于示范戶張其年而言,“這個模式真的很好!”就是最直觀的感受。然而更多人或許還想知道:紅石漁場365模式示范基地能避免此類損失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對此,通威股份水產市場部技術服務經理蔡澤文在通心粉社區“魚病通”板塊給出了答案。
365模式優勢凸顯 魚體抗病能力很強
蔡經理表示,對比來看,雙流紅石漁場365模式示范基地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使用了365模式各項技術的情況下,魚體的抗病能力明顯增強。
據了解,365模式之“6”指精準組合投喂、均衡增氧、藻菌調控、魚病防御、“一”技術、底排污六大關鍵技術。以藻菌調控為例,它充分利用水體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充分利用菌類的同化作用和脫氮作用,來保持碳氮平衡、藻菌平衡,維持池塘污染率與凈化力的平衡,維持池塘生態系統的穩定。
“通過運用365的關鍵技術,魚塘水體的凈化能力明顯增強,水中各種有害物質被及時清除,魚就能擁有健康狀態。因此外部環境的改變,對魚體的影響就小得多。”蔡經理還舉例說,此前走訪市場時,一個示范塘的養殖戶就表示,現在不僅陰雨天可以喂魚,魚長得比以前快,而且魚也很少發病,連魚藥都基本不用了。考慮到整個養殖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蔡經理認為,365模式跟傳統養殖模式最大的不同是考慮到了整個養殖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整體技術提高轉型期 改變養殖模式是關鍵
當前,重大疫情困擾著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如鯽魚“鰓出血”、草魚“出血病”等,養殖風險大。很多區域的水產養殖狀況起起伏伏。那么,對于養殖戶而言,新的出路何在?
蔡經理認為,中國的水產養殖業已到了一個整體技術提高的轉型期。“一方面,魚病大面積暴發,說明現在的養殖環境出問題了;另一方面,消費者更加關注水產品質量。這兩方面都要求行業轉型,改變傳統的養殖模式,而365科學養殖模式的大規模推廣,正是走到這樣一個時間點。”
透過這一系列的追蹤調查得知,紅石漁場之所以成為覆巢之下的一顆“完卵”,根本原因是通威365模式的采用,才為紅石漁場豎起了一道屏障,免受“鰓出血”之苦。
通心粉社區-魚病通 抗擊魚病反應迅速、效果顯著
通心粉社區上線2個多月以來,社區“魚病通”版塊已成功解答了851例在線求助,完成了935例的案例分享,得到社區用戶的一致贊賞與好評。
凡是有水產養殖的地方,“魚病通”都能為其服務!目前,“魚病通”在魚病在線服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實效。只要有網絡,“魚病通”就能對魚病作出快速反應。
在一系列抗擊魚病行動中,其中對廣東惠州養殖戶老張的幫扶行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在惠州養殖戶老張魚塘發生死魚的當天,“魚病通”專區就收到了老張的求助帖,看到求助帖的第一時間,通威就組織了魚病專家趕赴現場對養殖戶進行援助。這一做法,正好印證了劉漢元主席在通心粉社區中強調的那句話:“通威將始終和每一位客戶在一起。”
除此之外,通心粉社區上連續3天對死魚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在“魚病通”板塊,專家對死魚事件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指出解決措施、救急方式實施情況等而受到廣大業內人士的持續關注,這不僅將信息進行了有效整合,讓養殖戶群體對事件本身的來龍去脈了解更客觀,同樣也為其他養殖戶傳授了最有效的技術知識。可以說,“魚病通”成了老張在困境之中的救命稻草,同時,也給其他養殖戶朋友作出了處理魚病的科學示范。
為了精益求精,提高魚病診療方面的工作效率,方便社區用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學習知識。“魚病通”版塊下一步還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魚病信息庫,將水產魚病知識加以歸納整理,使其系統化和形式化,從而為廣大養魚專業戶提供魚病識別和防治等技術指導。
(1)建立魚病信息庫,整理、收集國內主要養殖品種魚病的相關信息,包括求解魚病診斷問題所需的知識:地域、季節、水環境、魚體自身的機體特性的信息知識;魚體的癥狀知識;魚病專家診治魚病的經驗知識和水產學常識;魚病專家的診斷思維、診斷推理方式以及診斷過程知識,并分析患某種病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案。
(2) 魚病知識概念化,首先將現實世界魚病診斷問題的主要因素抽象出來,建立相應的魚病診斷抽象模型,并對該模型的主要因素:魚病診斷主體、魚病診斷客體、魚病診斷要素(癥狀、疾病、病因)、魚病診斷結果(治療方案)、魚病診斷方法等進行相應的概念化描述。這種“描述”不再是對魚病領域中原有事實的復述,而是以一種適于知識與計算機處理的方式對癥狀、疾病、病因等概念、實體對象及關系進行重新描述或表示,其中包括符號語言等。知識概念化研究將為更好地實現對魚病領域知識的獲取、表示、組織提供理論依據。
(3)構建癥狀——疾病——病因邏輯數據庫,梳理由各種癥狀倒推疾病的邏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