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
3月6日,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國際能源網承辦的“2023年人大代表&能源專家共議碳中和、新能源賦能鄉村振興”線上研討會舉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出席會議并分享觀點。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光伏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2022年,我國光伏產業出口量同比大幅上升,外匯收入大約翻了一番。但過去兩三年,國內大規模建設光伏項目時仍存在發展速度、行業增長不達預期等問題。對此,劉漢元主席深入剖析了影響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并表示,“雙碳”目標是全社會、全中國、全世界關注的重要話題,應從這個高度、角度,去理解和支持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調整和完善,加快光伏行業發展。同時,相關政策措施如何到位,值得大家共同去關注和推動。
針對可再生能源儲能和電網安全性、穩定性問題,劉漢元主席表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已發現的全球離河抽水蓄能站點達61.6萬,僅需其中不到1%的站點,即可支撐全球實現100%可再生能源。對我國而言,占國土面積僅1%的浙江省就有3200個潛在站點,足以支撐我國構建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僅用四川甘孜州1%的優質潛在抽水蓄能參與調節,可以有效支撐四川未來再增長兩三倍甚至更多的儲能需求。此外,電動汽車也可以作為電網儲能的來源,據測算,未來碳中和背景下,5億輛到10億輛電動汽車可以支撐兩三天甚至四五天的儲能需要。
劉漢元主席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拉動內需、投資和出口。隨著抽水蓄能電站、汽車電動化的普及以及光伏行業新增產能的大量應用,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持,大范圍啟動一批水、光、風、儲及智慧電網項目建設,可以立竿見影地拉動水泥、鋼鐵、基建等產業,驅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因此,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既是能源轉型的需要,是宏觀調控的需要,也是兩會代表和委員們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