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作者:賀珺箐
從曾經的“三頭在外”
到如今“三項世界第一”
伴隨著“雙碳”目標提出
光伏成為
“舉足輕重的主力能源”
今年上半年
全國新增并網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
裝機容量1.28億千瓦
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
占總裝機容量的38.4%
首次超過煤電
CCTV13專題報道《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首次超煤電》
如今
光伏發電已經運用到
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在生態治理、農業發展
還是道路交通、建筑屋頂
甚至航天飛行器上
都能看見光伏的身影
“光伏+”模式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源源不斷地注入“綠色”新動能
本期《光伏密碼》
為您解鎖
“光伏+”的無限可能
“光伏+生態治理”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中國廣袤的荒漠化地區
一場前所未有的
“黃+藍=綠”的生態變革
正在悄然發生
這一“光伏+治沙”的創新模式
不僅展現了中國
在荒漠化防治中的智慧和決心
更為全球防治荒漠化
提供了“中國方案”
杭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2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
大唐赤峰克旗
渾善達克沙地10萬千瓦光伏二期項目
2023年
通威與大唐、杭泰等公司
在內蒙古、甘肅等地
建設“光伏+治沙”項目
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
讓光伏成為破解
荒漠化治理和
生態修復的“金鑰匙”
華潤電力武鳴農光儲能一體化
光伏發電項目
同時
通威高效組件積極助力
“光伏+茶園”
“光伏+紅土地”
“光伏+高原”等領域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光伏+漁業”
“拼出”綠色發展新模式
2022年發布的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提出
積極推進“光伏+”綜合利用行動
鼓勵農(牧)光互補、
漁光互補等復合開發模式
當光伏“邂逅”漁業養殖
水上發電、水下養殖
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復合利用
通威南京龍袍“漁光一體”基地
在深入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
通威全球首創的
“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
實現一、二、三產業
有機融合
創造“1+1+1>3”的
增值效應
點亮鄉村振興綠色未來
通威“漁光一體”基地漁業豐收
目前
通威已在全國開發建設
54個“漁光一體”基地
累計裝機并網規模
超過4.39GW
為新漁業、新能源、新鄉村建設
提供了“通威方案”
“光伏+航天”
驅“光”之能 遨游蒼穹
近十年來
中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
重大航天工程順利實施
神舟十三號、十四號
十五號、十六號竭力騰飛
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中國航天取得了
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作為一個國家科技水平
和綜合國力重要體現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離不開新能源“加持”
1971年我國發射的
人造地球衛星“實踐一號”
是我國首個采用光伏發電的衛星
在隨后的航天發展進程中
總貫穿著光伏發電的身影
“東方紅二號”、“天舟一號”
“嫦娥系列”、“天問一號”等
航天工程
都采用了光伏發電技術
如今
世界上約有1000顆衛星
正在使用光伏發電
“光伏+校園”
“跨界”聯動 “點亮”希望課堂
2021年
國家能源局發布
《關于報送整縣(市、區)
屋頂分布式光伏
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指出
參與試點的學校建筑屋頂上
光伏發電的安裝比例
需至少達到四成
“光伏學校”時代
自此拉開序幕
濟南市市中區綠色校園
分布式光伏試點工程
在濟南市市中區
總裝機量20MW的
通威高效組件被安裝在
泉潤小學、育秀小學等
40所學校及公共場所的屋頂
項目預計年發電量超2400萬度
年減碳量超1.98萬噸
西南石油大學圖書館200KW光伏電站
今年年初
由通威聯合西南石油大學
共同建設的
該校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圖書館200KW光伏電站
成功并網發電
電站首年發電量
預計將超16萬度
并在25年使用周期內
累計發電量約330萬度
福建理工大學光伏發電項目
在福建福州
裝機量5.3MW的
通威高效組件助力福建理工大學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超600萬度的年發電量
為青春校園增添更多清潔動能
“點亮”希望課堂
我們相信
在不久后的將來
光伏發電還將持續開拓
多樣化應用場景
在更多領域“發光發熱”
推動人類邁向低碳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