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與“群狼”激情探戈
2003-09-20
作者:《天府早報》2001-11-18
被公認為財富“黑馬”的四川通威集團總裁劉漢元,在最新出爐的《福布斯》雜志2001年度中國大陸富豪榜中,一舉從去年的排名21位迅速飆升到11位。就在這短短的1年時間里,劉漢元的個人財富也從1.26億美元暴漲到3.2億美元。在中國順利加入WTO后,他不僅沒有感到壓力,反而為自己身上積蓄已久的動力找到了爆發的契機。
科技改變命運
作為“富豪中的富豪”,劉漢元似乎有些另類:與同在四川、同是靠飼料業起家的劉氏兄弟相比,劉漢元顯得名不見經傳,因為他20年來一直老老實實從事傳統產業,信奉“技術加科研”,并將此發揚成企業的精髓,沒想到這一“簡單”信條幫助他走上了輝煌之路。
曾經對無線電如癡如醉的劉漢元,17歲從四川水產學校畢業時,靠500元錢在家門口那條小河里發明了網箱養魚技術,讓他掘到了事業的“第一桶金”,從那以后就一帆風順的走到了現在。
22歲時,利用5年來養魚和手工生產魚飼料積累的資金,在家鄉眉山縣永壽鎮建起西南地區第一家集約化魚飼料工廠,取名“科力”,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意。6年后,他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在縣城里建起一座現代化飼料工廠,取名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無窮”之意。從此,養魚難的瓶頸被突破,很多的人因此走上了勞動致富的道路。僅眉山一縣,靠科技養魚致富的農民就多達10余萬戶,增加收入數億元。
發力趕超“群狼”
面對中國入世,作為農業領域企業家的劉漢元卻顯得鎮定自若。他說,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小農經濟國家,人口多,人均土地少,且技術落后,與美國相比,我國農產品價格高出30%-50%,而人均收入卻少了20倍以上。這樣一個不成熟的行業進入WTO之后,自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WTO就像一根鞭子,走在它后面的產業就會受到它的催趕,辨證的看,中國農業在受到WTO規則帶來的沖擊的同時,也同時加快了其發展速度。而且,加入WTO之后,擺在中國農業企業面前的將是一個更大的市場,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將走出國門,占據更廣闊的市場。
劉漢元說,就中國的飼料業而言,從改革開放之后經過15年的迅猛發展,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飼料生產大國,每年飼料生產量高達8000萬噸。而據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內,這個數字還有望翻一番,到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飼料生產國。
劉漢元還提到,中國飼料業的發展和家電業一樣,在15年的歷程中,一直保持著非常充分的市場競爭,中國飼料企業不僅沒有倒下,相反還產生了許多非常優秀的品牌。因此,可以說,飼料業的國門早已打開,中國加入WTO實際上對飼料業的發展影響不大。
劉漢元信心十足地表示,通威在80年代初創業的時候,與國際水平至少相差50年,而到現在,通威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在很多方面,甚至還超過了國際水平。他認為,入世之后通威還有更加廣闊的國外市場可以開發,比如最近剛和委內瑞拉簽訂協議,準備到當地投資設廠。因此對通威來說,現在已經到了與狼共舞、別無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奮起直追,趕超“群狼”!
據悉,一向“本分”的通威集團如今也有了“大動作”,跨行業資本擴張已經涉及到IT、大農業開發、電子元器件、汽車、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開始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
人人都能成功
獲得成功的劉漢元信奉的財富理論顯得有些“空洞”:誠心誠意、信用為本、正當合法、爭當第一。不過他談起事實來卻十分具體:“很多人在企業做得越大時,心里越慌,原因是他自己不清楚自己企業的情況,錢在什么地方,貨在什么地方,庫存有多少,都不清楚,這就給企業埋下了病根。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倒閉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記者向劉漢元提了一個很多人都感興趣的話題:“你當初創業時僅有500元錢,假如現在重新創業,給你10倍于當初的資金,你還會取得成功嗎?”劉漢元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認為,只要以一種認真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去做事,機會在任何時候都會有,而且任何人也可能取得成功,“只不過可能要走一些曲折的道路。”
目前,原來僅有中專文憑的劉漢元現在已經獲得了碩士學位,旗下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在“錯過”幾次上市機會后,也正由深圳券商進行輔導,準備明年上市發行“通威股份”。據悉,劉漢元已經在美國筑起了通往世界的“窗口”。“那是為挑戰‘群狼’做的準備。”他如是說。(早報記者 陳恕)
科技改變命運
作為“富豪中的富豪”,劉漢元似乎有些另類:與同在四川、同是靠飼料業起家的劉氏兄弟相比,劉漢元顯得名不見經傳,因為他20年來一直老老實實從事傳統產業,信奉“技術加科研”,并將此發揚成企業的精髓,沒想到這一“簡單”信條幫助他走上了輝煌之路。
曾經對無線電如癡如醉的劉漢元,17歲從四川水產學校畢業時,靠500元錢在家門口那條小河里發明了網箱養魚技術,讓他掘到了事業的“第一桶金”,從那以后就一帆風順的走到了現在。
22歲時,利用5年來養魚和手工生產魚飼料積累的資金,在家鄉眉山縣永壽鎮建起西南地區第一家集約化魚飼料工廠,取名“科力”,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意。6年后,他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在縣城里建起一座現代化飼料工廠,取名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無窮”之意。從此,養魚難的瓶頸被突破,很多的人因此走上了勞動致富的道路。僅眉山一縣,靠科技養魚致富的農民就多達10余萬戶,增加收入數億元。
發力趕超“群狼”
面對中國入世,作為農業領域企業家的劉漢元卻顯得鎮定自若。他說,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小農經濟國家,人口多,人均土地少,且技術落后,與美國相比,我國農產品價格高出30%-50%,而人均收入卻少了20倍以上。這樣一個不成熟的行業進入WTO之后,自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WTO就像一根鞭子,走在它后面的產業就會受到它的催趕,辨證的看,中國農業在受到WTO規則帶來的沖擊的同時,也同時加快了其發展速度。而且,加入WTO之后,擺在中國農業企業面前的將是一個更大的市場,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將走出國門,占據更廣闊的市場。
劉漢元說,就中國的飼料業而言,從改革開放之后經過15年的迅猛發展,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飼料生產大國,每年飼料生產量高達8000萬噸。而據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內,這個數字還有望翻一番,到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飼料生產國。
劉漢元還提到,中國飼料業的發展和家電業一樣,在15年的歷程中,一直保持著非常充分的市場競爭,中國飼料企業不僅沒有倒下,相反還產生了許多非常優秀的品牌。因此,可以說,飼料業的國門早已打開,中國加入WTO實際上對飼料業的發展影響不大。
劉漢元信心十足地表示,通威在80年代初創業的時候,與國際水平至少相差50年,而到現在,通威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在很多方面,甚至還超過了國際水平。他認為,入世之后通威還有更加廣闊的國外市場可以開發,比如最近剛和委內瑞拉簽訂協議,準備到當地投資設廠。因此對通威來說,現在已經到了與狼共舞、別無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奮起直追,趕超“群狼”!
據悉,一向“本分”的通威集團如今也有了“大動作”,跨行業資本擴張已經涉及到IT、大農業開發、電子元器件、汽車、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開始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
人人都能成功
獲得成功的劉漢元信奉的財富理論顯得有些“空洞”:誠心誠意、信用為本、正當合法、爭當第一。不過他談起事實來卻十分具體:“很多人在企業做得越大時,心里越慌,原因是他自己不清楚自己企業的情況,錢在什么地方,貨在什么地方,庫存有多少,都不清楚,這就給企業埋下了病根。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倒閉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記者向劉漢元提了一個很多人都感興趣的話題:“你當初創業時僅有500元錢,假如現在重新創業,給你10倍于當初的資金,你還會取得成功嗎?”劉漢元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認為,只要以一種認真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去做事,機會在任何時候都會有,而且任何人也可能取得成功,“只不過可能要走一些曲折的道路。”
目前,原來僅有中專文憑的劉漢元現在已經獲得了碩士學位,旗下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在“錯過”幾次上市機會后,也正由深圳券商進行輔導,準備明年上市發行“通威股份”。據悉,劉漢元已經在美國筑起了通往世界的“窗口”。“那是為挑戰‘群狼’做的準備。”他如是說。(早報記者 陳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