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在城市化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
2004-03-03
作者:“新華社”
“‘三農’問題不能僅僅依靠農村自身的解決,一定要從統籌城鄉發展的角度出發,站在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來全面解決。農民離開土地到城市工作和生活是大多數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程,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是唯一的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總裁劉漢元有著深深的“三農”情結,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時,他關注的熱點依然是“三農”。
劉漢元說,近些年來,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長,這種現象不僅造成了農民本身消費能力的嚴重不足,也嚴重影響了全國市場的消費增長,進而影響到了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此外,近幾年我國的糧食產量一直存在下滑的趨勢,而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如果糧食產量持續下降,勢必會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因此,中央再次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將“三農”問題尤其是農民增收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必然選擇。
劉漢元說,“三農”問題的解決有待于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業稅稅率或免征農業稅等。這些都是十分有力的措施,因為抓住了種糧農民的增收問題,就抓住了農民增收的重點。
他認為,“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村自身的發展,但是由于中國農村的村落比較分散,農民在經濟方面的組織程度還不高,再加上農民自身在知識和技術方面的缺陷,依靠農民和農業產業化企業創造的“公司+農戶”的模式無疑是農村發展最現實的選擇。
“在龍頭企業出現之前,農民主要依靠各地的農技站等農業技術服務機構,他們從這些機構獲得必要的技術、信息等,進行著分散作業。由于無法準確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這種方式有可能造成農民增產不增收。”劉漢元解釋說,“但是龍頭企業不同,龍頭企業首先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和規律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成功企業,在對政策的充分利用、市場的準確把握等方面具有分散的農戶無法比擬的優勢。龍頭企業掌握先進的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政策、準確把握市場導向,在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引導或組織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避免了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同時也實現了農村產業集約化的發展,進而實現了農村自身的健康發展。”
在龍頭企業和農民的關系上,劉漢元認為:“誰引導農民致富,誰和農民一同致富;誰和農民搶飯碗,誰就沒有飯碗。所以誰做的事情是為農民的飯碗里添肉加菜,誰就會獲得成功。”他同時希望政府看到龍頭企業的風險很大,應出臺相應的政策避免自然風險對龍頭企業的損害,加強對企業的保護。
他說,中國正處在一個城市化水平加速發展的階段,但是農民向城市轉移的程度遠遠不夠。針對有人認為轉移農村勞動力會影響城市人口的就業問題,劉漢元說,一個人是另一個人就業的壓力,但同時也是另一個人就業的機會。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務工或者生活,必將為所在的城市帶來巨大的消費市場,同時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二者是互利互惠的。(記者 李薇薇)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總裁劉漢元有著深深的“三農”情結,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時,他關注的熱點依然是“三農”。
劉漢元說,近些年來,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長,這種現象不僅造成了農民本身消費能力的嚴重不足,也嚴重影響了全國市場的消費增長,進而影響到了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此外,近幾年我國的糧食產量一直存在下滑的趨勢,而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如果糧食產量持續下降,勢必會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因此,中央再次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將“三農”問題尤其是農民增收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必然選擇。
劉漢元說,“三農”問題的解決有待于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業稅稅率或免征農業稅等。這些都是十分有力的措施,因為抓住了種糧農民的增收問題,就抓住了農民增收的重點。
他認為,“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村自身的發展,但是由于中國農村的村落比較分散,農民在經濟方面的組織程度還不高,再加上農民自身在知識和技術方面的缺陷,依靠農民和農業產業化企業創造的“公司+農戶”的模式無疑是農村發展最現實的選擇。
“在龍頭企業出現之前,農民主要依靠各地的農技站等農業技術服務機構,他們從這些機構獲得必要的技術、信息等,進行著分散作業。由于無法準確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這種方式有可能造成農民增產不增收。”劉漢元解釋說,“但是龍頭企業不同,龍頭企業首先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和規律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成功企業,在對政策的充分利用、市場的準確把握等方面具有分散的農戶無法比擬的優勢。龍頭企業掌握先進的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政策、準確把握市場導向,在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引導或組織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避免了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同時也實現了農村產業集約化的發展,進而實現了農村自身的健康發展。”
在龍頭企業和農民的關系上,劉漢元認為:“誰引導農民致富,誰和農民一同致富;誰和農民搶飯碗,誰就沒有飯碗。所以誰做的事情是為農民的飯碗里添肉加菜,誰就會獲得成功。”他同時希望政府看到龍頭企業的風險很大,應出臺相應的政策避免自然風險對龍頭企業的損害,加強對企業的保護。
他說,中國正處在一個城市化水平加速發展的階段,但是農民向城市轉移的程度遠遠不夠。針對有人認為轉移農村勞動力會影響城市人口的就業問題,劉漢元說,一個人是另一個人就業的壓力,但同時也是另一個人就業的機會。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務工或者生活,必將為所在的城市帶來巨大的消費市場,同時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二者是互利互惠的。(記者 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