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3
作者:中華網
11月8日,上海通威魚有限公司與上海市三角地菜市場總公司、上海市辛香匯餐飲有限公司等4家渠道商簽定戰略合作協議,這是自通威魚進入上海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地展開戰略合作。
而據記者了解,“通威魚”于今年4月登陸上海以來,目前已經進入了上海幾十家標準化菜市場,預計到2007年底,這一數量會超過100家。
上海通威魚有限公司總經理鄭俊躍表示,這次合作意味著“通威魚”將通過商超、連鎖餐飲和標準化菜市場三大渠道,“游”上更多上海市民的餐桌。
業內人士評價,“通威魚”在上海的表現為其他水產品企業作出了表率,特別是它在品牌化建設方面的探索,對于整個上海市水產品行業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突破。
品牌化程度低制肘水產品安全
上海是國內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城市之一,市面上銷售的水產品種約上千個,但記者走訪了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和部分標準化菜市場以后,發現除了少部分的加工海產品、冰鮮產品外,難以覓到幾個水產品品牌。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他們中一部分人表示,并不知道自己購買的水產品從哪里來,市場上的水產品品牌也非常有限,所以有時候難以判斷這些水產品是否讓人放心。
對此,上海市水產大學副校長黃碩林分析,上海市的水產品大多來自外埠,散戶養殖的魚產品占了一定的比例,而同一個養殖基地、不同批次的魚品質往往又大不相同,這造成在水產品尤其是鮮活水產品領域,品牌產品寥寥無幾,監管部門難以在短期內對這些水產品進行有效監管,因此給水產品安全工作帶來挑戰。
品牌化程度低顯然已經成為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制肘,上海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上海市經委食品業管理處領導介紹,今年,上海市把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作為一個重要工作,其中的手段之一就是培育品牌水產品、提高標準化菜市場中的水產品經營比重。記者在《2007年標準化菜市場建設和管理工作方案》中也看到,今年的目標是爭取“水產品、蔬菜品牌覆蓋率達到60%以上”。
通威魚突破水產品品牌化壁壘
對于水產品的品牌化建設,通威集團副總裁胡榮柱認為:“除了政府的引導和幫助,更多地要*企業自身加強水產品品牌化建設的探索,這樣才能切實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水產品。”
實際上,從2002年起,通威就做了許多探索,他們在全國各地建立了無公害生態健康養殖基地,擁有一批養殖戶作為緊密型的合作伙伴,使魚告別了分散養殖的狀態,例如上海市場上的“通威魚”就有一部分來自浙江麗水國家級風景區,水土環境接近于野生態;同時,他們按照一定的標準精選魚苗、控制投入品、進行質量檢測和凈養,并實施專人監督、專業配送的管理,另外,他們在終端建設專門的銷售專柜,并給魚貼上標簽,努力實現魚產品的品質可控,從而打造出全國的首條品牌魚“通威魚”。
業內人士指出,“通威魚”正在逐步推廣其成熟的養殖、管理模式,而這對于上海市的水產品品牌化建設而言,更是率先破題,產生了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表示,隨著上海市標準化菜市場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推進和深入,認品牌購買正在逐漸成為上海居民購買主副食品的趨勢,品牌水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品質比其他同類產品高,而且誠信度高,自然使得買魚者和賣魚者都更加放心,必會贏得更多的消費者。
對于“通威魚”在品牌化建設方面做出的創新,范守霖頗有感觸,他認為,“通威魚”不但擁有明確可查的養殖基地和養殖戶,還建立了標準的養殖流程,強化流通環節的品質可控,這其實為業內的其他企業創建水產品牌提供了一種思路,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品牌化建設的行列中來,最終將有利于上海市建立水產品的準入制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而上海通威魚有限公司總經理鄭俊躍則表示,由于貼了身份標簽的“通威魚”在上海、蘇州等地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市場上也隨之出現一些不良商販偽造標簽,兜售假的“通威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鄭總提醒消費者們一定要購買帶有防水功能標簽的“通威魚”,以免上當。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通威魚”已經率先打破了上海淡水產品品牌缺失的局面,但是,通過水產品品牌化建設來推動水產品安全工作,還需要政府、企業和協會在品牌建設的方式、內容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