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9
作者:經濟參考報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海外并購。這對我國巨額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意義重大。”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必須科學合理地經營、管理、使用外匯儲備。”
據統計,我國外匯儲備已由1999年末的1546億美元,增加到2009年末的23991億美元,增長達15.5倍,連續多年外匯儲備位居世界第一。充盈的外匯儲備,為增強我國宏觀調控能力,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外匯儲備是一把雙刃劍,并非越多越好。”劉漢元說,“外匯儲備過多,不僅付出了高昂的機會成本,造成寶貴外匯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而且還加大通貨膨脹和本幣升值的壓力,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和負面影響。”
劉漢元告訴記者,我國外匯儲備主要以美國國債等形式為主,一部分是短期債,一部分為中長期債,中長期債存在較大風險,其中包括美國通貨膨脹的風險,美元貶值的風險,還有流動性的風險。中國社科院報告指出,2007年7月,我國外匯儲備剛超過1.2萬億美元時,隨著美元貶值,國家外儲虧損2000億人民幣,但截至2009年9月底,由于美元國際購買力下降,給我國外匯儲備造成的損失已超5000億美元。
“面對國際、國內外匯市場風云多變,以及貿易伙伴和國際債務債權人的多元化等諸因素影響,我們必須科學合理地經營、管理、使用外匯儲備。”劉漢元強調說。
“如何科學合理經營、管理、使用外匯儲備?”面對記者的追問,劉漢元說:“一方面要繼續推進外匯投資貨幣的多元化及資產類型的多樣化,最大程度降低各種機會成本損失、尋求投資回報最大化;但更重要的是,針對目前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可將其中相當部分藏匯于民,藏匯于企,不再強制結匯歸于國家外匯儲備,改由企業根據自身戰略規劃,積極進行海外投資,收購海外優質資產、戰略資源和高新技術,為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我國各產業升級換代發揮作用。”
劉漢元提出建議,對一些有規模、有實力、信譽好、具備海外發展條件的企業,國家可以給其匹配一定的外匯信貸額度,支持企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支持其完成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收購產業發展瓶頸項目和核心技術,整合原材料海外布局、產品研發等高附加值環節,提升并優化我國產業結構。他說:“只有企業才對自己所處的行業了如指掌,才清楚海外競爭對手的價格是否真的便宜了、資質是否優良。因此要給企業充分的海外發展自主權。”
劉漢元還以光伏產業為例談了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說,過去幾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猛,太陽能電池組件產量連續多年蟬聯全球第一;但縱觀產業全局,“兩頭在外”的畸形產業結構依然未能改變。因此,支持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與技術領先的歐、美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積極開展海外投資,將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義:一可以把我國的產品賣出去;二可以將我國大量的外匯用出去;三可以將世界的資源掌握在我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