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3
作者:華西都市報
通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檢測中心
打通農牧產業上中下游鏈條引領中國養殖業變革升級
●通威集團的雄心是把農業與光伏,這兩個相差甚遠的行業,在通威集團內部整合成兩條上下貫通的產業鏈。
●解決行業發展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延伸、打造和完善產業鏈。唯有不斷整合,才能降低鏈條上每個環節的消耗成本,提升總體競爭力。
●一切都沒有改變,中國農業里最有希望、最有國際競爭力的就是水產業。農業依然是通威的主業。
未來3-5年,通威集團銷售收入將達到500-800億元。
農業與光伏,兩個相差甚遠的行業,目前在通威集團內部已經整合成兩條上下貫通的產業。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通威集團獲悉,目前該集團的農業產業鏈已打造成型。“唯有不斷整合,才能降低鏈條上每個環節的消耗成本,提升總體競爭力”。
通威兩大主業——農業與光伏都采用了全產業鏈戰略,這并非巧合。在農業鏈條上,上游為良種繁育和前沿技術研發;中游以飼料生產、銷售為主;下游推出通威魚、金卡豬等深加工產品,實現產業自身的良性循環。在通威看來,解決農業領域的發展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延伸、打造和完善產業鏈。
據了解,通威集團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戰略思路非常清晰:在光伏領域,就是致力打造世界級太陽能光伏企業;在農業領域,將全力打造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
按目前發展步驟和趨勢,未來3-5年,通威集團以農業與新能源兩大主業的雙輪驅動,銷售收入將達到500-800億元。
上游
科研經費上不封頂每年投入數千萬
據了解,從1992年通威眉山新廠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成立了通威水產技術研究所。時至今日,當年小小的研究所,已發展成今天通威股份旗下的“水產研究所、蝦特飼料研究所、畜飼料研究所、禽飼料研究所、藥物研究所、通威水產科技園、通威水產工程中心”等七大研發機構,成了我國農牧行業地地道道的“技術研發航母”。
作為四川首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的民營上市公司,“公司每年的技術研發投入高達數千萬元,且上不封頂!”通威股份技術總監吳旭東告訴記者。技術創新團隊下屬500多位技術人員,科研隊伍呈現出高職稱、高學歷、年輕化的特點,長期致力于動物營養、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以及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研究。這樣的人才隊伍配備和技術研發實力,在我國單個民營企業中并不多見,在中國農牧行業更是首屈一指。
記者走進通威股份檢測中心,這個整整占據1000多平米的先進檢測中心,隨處可見從國外進口的先進科研儀器。技術總監吳旭東告訴記者,該檢測中心目前已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最先進的檢測實驗室之一,正全面支撐通威股份的國際化發展。
作為通威農業產業鏈的上游,技術研發已成為帶動通威股份這家農業上市公司快速發展的關鍵力量,并確保讓通威的養殖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為我國水產、畜禽的健康、放心、安全養殖做出貢獻。
中游
優質飼料助推養殖升級
從源頭上把好養殖產品質量安全關,提高健康養殖水平,必須向市場提供健康、綠色、安全、環保的飼料,真正建立和完善養殖產品的全程質量可追溯體系,便成為通威多年來開展的核心工作。
飼料產業作為通威股份農業產業鏈的中游,目前,該公司年飼料生產能力已達600萬噸,水產飼料的全國市場占有率達25%。近30年來,質量、市場、效益是通威發展的主題,通威規定,質量是市場、效益的基礎和前提,全體員工必須以此為出發點,高度規范自身的意識和行為,嚴格監控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和服務全過程,在飼料原料采購、生產過程、成品儲運到養殖的每個環節,嚴格遵守國家藥物和衛生標準,嚴厲禁止各類違禁藥品的添加和使用。
記者了解到,通威股份各分、子公司共擁有全電腦控制、全自動飼料生產線100余條,以及擁有美國、德國、瑞士和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200余臺關鍵核心生產設備,使其成為確保和提高通威產品產量的關鍵手段。近30年來,通威飼料產品質量十分穩定,產品檢驗合格率年年達到99%以上,入庫成品抽檢合格率100%,出廠的各類飼料產品從未出現重大質量事故,產品質量得到了全國廣大養殖戶的充分認可。
在全國飼料行業,通威股份第一個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從而建立起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為保證產業鏈整個環節的安全,給產品質量、安全架起又一道堅實的屏障,從2004年開始,通威在全國飼料行業中率先開展了飼料產品HACCP安全管理體系及飼料產品認證工作。
下游
打通產業鏈,組建食品產業航母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和國內水產行業領軍企業,以“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成就世界水產品牌”為己任的通威股份,憑借近三十年養殖經驗積累和研發投入所形成的強大的科研實力、以及先進的技術水平、嚴格的生產管理,悉心維護著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2002年以來,通威股份即開始打造中國第一條品牌魚——通威魚。與此同時,通威在畜禽產業鏈上也同步進行著積極探索,并先后在四川生豬養殖重地邛崍投資建廠,布局畜禽產業集群建設,成功打造了國內首創、質量全程可追溯的“蓉崍模式”。蓉崍模式通過“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的方式,從種苗、養殖、防疫、飼料加工到食品加工、銷售,形成了一個整體鏈環,并通過給畜、禽安裝具有“身份證”意義的全程可追溯芯片等技術手段,實現了產品的可追溯性和肉食品的安全性。記者在邛崍采訪時獲悉,目前這種模式已在海南通威、山東淄博通威、廊坊通威、重慶長壽通威等地成功復制和推廣。
作為通威安全食品的普通消費者,記者了解到,現在,“通威魚”、“通威美鮰魚”、“金卡豬”以及“太豐鴨”等通威水產、畜禽深加工產品,已經成為蓉城眾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從技術研發、苗種繁育到飼料加工、生產、銷售,再到食品深加工并走上老百姓餐桌,通威股份農業產業鏈的成功打通并不斷完善,將成就通威“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終極夢想。
■ 行 業 觀 察 :
兩大產業均瞄準全鏈條并非巧合
2007年,通威集團正式進軍與傳統農業板塊關聯不大的新能源產業,通威究竟是出于什么考慮?今天看來,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需要答案,因為在通威集團的布局里,新增加了太陽能光伏產業這個龐大,且極具前瞻性的產業,該產業的出現,并沒有讓該集團旗下農牧產業有任何改變,反而讓專心致志打造農業產業鏈、一心一意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的通威股份,步伐更穩健,發展更快速,成果更豐碩。
一切都沒有改變。通威集團面對中國農業里面最有希望、最有國際競爭力的水產業,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不會放棄這個巨大的產業。而且在采訪中,可以感受到,志存高遠的通威的確將“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作為公司上下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
通威股份副總裁、食品事業部總經理劉志全給出了一組數據。劉志全說,大家也許沒有留意,我國農產品出口換匯的40-45%來自于水產品,通威沿著這條產品線做到1000億元的規模都有足夠的市場空間。這樣的行業通威為什么要放棄呢?
盡管這些年通威集團參與了多晶硅等新能源產業,不過旗下的通威股份,農業將永遠是通威股份的主業,這一點堅定不移。
農牧產業鏈:解決食品安全的途徑
目前,大型涉農企業已進入全產業鏈競爭時代,唯有通過不斷整合,才能降低鏈條上每個環節的消耗成本,提升總體競爭力。通威股份總裁嚴虎也指出,畜禽飼料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處于低毛利率狀態,能在農牧行業發展生存下來,我們就能在任何一個行業具備充分的競爭力。
7月下旬,通威集團獲得了四川省2010年度營業收入再跨百億臺階大企業大集團表彰。這是通威集團最新的一份沉甸甸的榮譽。作為通威旗下農業產業為主的通威股份,將堅定不移地發展飼料及水產主業,積極延伸產業鏈條,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
作為中國農牧業的建設者和參與者,通威一直積極探索現代農
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充分整合包括技術、管理、資金、品牌、市場等各方資源,積極打造水產和畜禽產業鏈,力爭為推動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做出有益探索。解決行業發展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延伸、打造和完善產業鏈。
據了解,現代農業涵蓋了種苗、飼料、養殖、儲運、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影響終端產品質量。因此,整合、控制產業鏈各相關環節,在產業鏈上建立起“隨時可查詢、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我國農牧產業的龍頭企業,肩負著保障老百姓健康、安全消費的通威股份,正與廣大同行一道,行進在路上。
華西都市報記者石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