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8
作者:華西都市報
昨日,上海水產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與通威股份聯合承辦的第八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在蓉隆重開幕
作為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界和企業界的最大盛會,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第一次花落成都。9月7日-9日,為期三天的第八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在成都亮相,來自全球水產行業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等千余名嘉賓匯聚一堂,共同就當前國際行業形勢、漁業經濟發展態勢等焦點、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同時探討了當前中國水產行業的格局變化和未來出路。
目前,水產行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全面競爭年代,水產飼料企業路在何方?就此,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說,水產鏈條上的品種、原料、飼料、養殖、水產品加工與貿易等任一環節,加上信息集成服務、互聯網等,都可以發展出一個優秀的企業。其中的關鍵在于:在集約化、一體化道路上跑得有多專業、多高效和多創新。
現場
水產盛會首次落戶成都
昨日,第八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世華會)在成都市金牛賓館隆重開幕。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主任麥康森院士,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司徒建通,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潘迎捷,四川農業大學校長鄭有良,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四川省水產局局長卿足平等國內外水產行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匯聚一堂,共襄行業發展大計。
我國水產飼料雄踞世界第一,而世界最大的水產飼料企業通威股份也在四川成都。此次,世華會第一次落戶四川成都,參會嘉賓規模就達到了1000多位。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吳旭東介紹說,世華會已成為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界和企業界的最大盛會,是全球參加人數最多的水產動物營養研討會,已成為當今全球魚蝦營養與飼料各個領域研究成果規模最大、最成熟的交流平臺之一。
據悉,此次研討會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通威股份與上海海洋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聯合承辦。會議以“營養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設立了“飼料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論壇”,共同就當前國際行業形勢、漁業經濟發展態勢等焦點、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分析。
會議規模創下歷史紀錄
此次世華會第一次落戶四川成都,共有15個大會報告,89個口頭報告以及266個墻報,會議規模創下了歷史紀錄。“第一次在四川成都召開世華會,大家相聚美麗的天府之國。”昨日在第八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主任麥康森院士說,我國是世界第一的水產養殖大國,去年水產養殖總產量達到3800萬噸,占世界水產養殖總量的70%左右,實際上證明水產養殖發展對營養與飼料的科技進步的依賴越來越大。
麥康森院士指出,在2010年,我國水產飼料達到1500萬噸,占世界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而世界最大的水產飼料企業通威股份也在中國。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當
前的飼料技術仍然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水產養殖業的需要,普及率偏低,飼料成本偏高,飼料效率偏低等等,因此產業對飼料的要求和營養學的研究有迫切需求。
“這是一個啟迪思想,展示成就,交流經驗的大舞臺。”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司徒建通說。
“二十年前只有百余人,發展到今天會議規模已近千人。”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潘迎捷說,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自1992年召開第一次會議以來,先后在青島、上海、武漢、北京等地成功舉辦了六屆,受到了全球業界的普遍關注。現在,世華會已成為中國水產飼料行業界的一次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綜合性的盛會,是中國水產界的一張響當當的品牌。
四川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216億元
“水產品作為食品供給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民生息息相關。”昨日四川省水產局局長卿足平說,四川有豐富的水資源和魚類資源,有悠久的水產養殖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水產品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四川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216億元,成為我國內陸五大淡水魚業省份,涌現出了通威這樣在全國乃至在全球有影響力的魚飼料生產企業。
卿足平說,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受到了全球業界的關注,影響力日益擴大,對促進魚蝦營養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轉化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對于水產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水產品的營養、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是水產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此次研討會的主題。與會嘉賓聚首四川,共商水產科學發展之計,順應人們對水產品消費的新需求,不斷加強新型飼料品種的研發和推廣,不提升水產品營養成分,確保人們能夠吃得營養,吃得安全,吃得愉悅。
透視
水產行業:摘得多項全球第一
“我們共同身處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昨日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以《中國水產飼料行業格局與技術的力量》為題作主旨報告。劉漢元說,以前人們是吃不起魚,現在全世界的三條人工養殖魚當中,就有兩條來自中國。自2002年起,中國水產品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現在,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養殖國,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水產品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
劉漢元特別指出,全球水產品人均占有量在20公斤左右,我國人均水產品占有量已超過40公斤,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兩倍。但日本水產品人均占有量已超過90公斤,一方面說明這個行業還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們行業自身的不足,還需要廣大同行一起加倍努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跟蹤的159家飼料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整個配合飼料同比增長4%,形勢喜人。其中水產飼料同比增長11.8%,按照這樣的比例,2010年全國水產飼料總量1474萬噸,預計2011年全年有望突破1600萬噸。劉漢元說,這樣的數字對整個水產行業無疑是鼓舞人心的。
數字背后:每年減少上千家企業
在水產行業N項全球第一的榮譽以及水產飼料突破1600萬噸的數字背后,每年上千家飼料加工企業正在消失。
數字顯示,2009年全國飼料加工企業12291家,同比減少1321家,下降幅度為9.7%。2010年全國飼料加工企業10843家,同比減少1448家,下降幅度為11.8%。就此劉漢元說,目前的行業格局,就是在集約化、一體化道路上的穩定性不足以及比拼誰更有力量的格局。
劉漢元分析說,原因很簡單,飼料產業位于養殖產業鏈的前端,只是這個鏈條的一部分,飼料成本占產養殖總成本的70%左右,一旦養殖企業變大,飼料企業就只會成為養殖企業的一個車間。同時就水產飼料而言,不同區域養殖品種與養殖模式不同,特別是水產養殖與畜禽養殖相比它又多了一個水介質,同一飼料的養殖效果、經濟效益、客戶接受程度差異巨大,各環節上的細小的、專業的、特色的差異,都有可能打破飼料行業現有的并不太穩定的格局。
格局變化:水產養殖邁入全面競爭時代
從1983年開始,劉漢元在水產行業領域打拼了近30年,也經歷了民營企業從禁止取締到改革開放的允許試試,到以后作為有益補充,現在又成了重要組成部分的三個階段。改革開放初期,全國處于物資匱乏狀態,水產品更是成了人們飯桌上的“奢侈品”,魚價比豬肉價還高。劉漢元說,那個時候是一個“敢吃螃蟹,就是勝利”的時代,是“看看研究文獻就可配制供不應求的飼料”的時代。
1992年迎來水產行業發展的第二階段,一個“低門檻”、“講好服務技術就有銷量”的時代;一個“簡陋試驗基地就是核心技術誕生”的時代。
“進入21世紀,水產行業進入全面競爭時代。”劉漢元說,由于大量的企業誕生后帶來的激烈競爭,飼料盈利空間正在遭遇全方位的擠壓,所以企業除了提高原料采購技術、強化配方技術、精細飼料生產技術、加強營銷環節外,魚種、水產品加工等環節也充滿了競爭,做全產業鏈成為水產飼料行業格局性的變化趨勢。與此同時,也是高速發展期,進入了一個“博士級領銜時代”、一個“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務才有銷量”的時代。
展望
水產每個環節都可“誕生”優秀企業
“減肥的最好手段也是少吃雞排牛排,多吃魚排。”劉漢元說,水產飼料行業在過去的十年和未來的幾年,都保持了或即將保持高速的發展態勢,這是水產品作為人類優質食品所決定的。水產品對促進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中國水產品人均占有量才40公斤,相對于日本的人均90公斤,我們還應該快速增長。魚從哪里來?從中國來,因為70%的產量在這兒。
目前全行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全面競爭年代,水產飼料企業路在何方?劉漢元認為,水產鏈條上的品種、原料、飼料、養殖、水產品加工與貿易等任一環節,加上信息集成服務、互聯網等,都可以發展出一個優秀的企業。
水產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三個關鍵點非常重要,就是在集約化、一體化道路上跑得有多專業、多高效和多創新。
劉漢元說,“一直傾向于在一個高度專業化細分的市場,做強做大自己所擅長的行業”。就像杰克•韋爾奇說的,每個行業前三名以后的都不要,不要做第一就做第二。
民營企業有很多是跑得太快急性自殺的,但每一個不太有效的企業,競爭并被淘汰的根本原因一定是效率低下。劉漢元特別指出,效率決定效益,細節決定成敗,速度決定生死。此外,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只有附加的產品價值超過同行平均水平中的部分才是利潤,而要使附加的產品價值超過同行平均水平,必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