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3
作者:成都商報
"一畝地糧食,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計算,大概能創造2000元至3000元的產值,但是一畝地光伏能源的財富輸出能達到10萬元。"3月2日,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告訴記者。
被媒體譽為"中國光伏新能源第一人"的劉漢元本屆"兩會"的提案依然主打新能源主題,兩個項目與光伏產業直接相關。他指出,我國光伏市場全面啟動已具備相應條件。
受歐債危機和美、印兩國"雙反"的影響,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國內絕大多數電池組件企業,目前均處于限產或停產狀態,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甚至面臨破產,上游多晶硅行業也遭遇"連鎖反應",受到嚴重沖擊和影響。
他笑稱,光伏產業自去年中期以來,又經歷了一輪過山車行情,進入寒冷的冬天。
在媒體見面會上,劉漢元依然對光伏產業抱有樂觀態度。在給"兩會"的政策建議中,他首先指出,我國需要進一步細化上網電價政策,放寬行政審批。
"光伏組件的能源生產特點以及組件的使用壽命一般都在20年以上,因此收購政策的年限至少應為20年。"劉漢元說,也可以用市場化的方式大膽放開,并根據裝機容量、成本的實際情況和電網等方面的承受能力,每兩到三年重新審核發布上網電價政策,新制訂的收購標準只管其后建設的項目。
他表示,要盡快完善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并明確規定各地電網企業的配額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對不能完成配額的地方政府、電網企業進行一定的約束和懲罰,以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進入廣闊的用電終端市場。
目前,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15GW的目標。
劉漢元在提案中說,國內光伏裝機容量應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能源緊缺狀況以及國際安全形勢,適時、動態增加和擴大,不必也不應受制于15GW這個既定規劃目標,到2015年爭取形成30GW、40GW、50GW甚至更高的光伏裝機容量,為滿足國家清潔能源的長久需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