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2
作者:成都晚報
近日,通威股份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捷報頻傳,《建鯉健康養殖的系統營養技術研究及其在淡水魚上的應用》與《斑點叉尾鮰重大細菌性疾病病原學、致病機理與防治研究》分別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
通威兩大科研
再獲省科技進步大獎
據了解,這是繼2011年"電化水制備、作用機理及其在水產品加工中的應用研究"以及"綠色浮性飼料養殖南方鲇配套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兩大科研項目先后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及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后,再次獲得殊榮。
通威股份此前承擔的"綠色浮性飼料養殖南方鲇配套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榮獲由國家科技部頒發的"十一五"國家"星火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通威股份動物保健研究所的《一種預防黃顙魚紅頭病的疫苗》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系列榮譽的獲得,進一步鞏固和夯實了通威股份作為我國農牧行業技術研發領先企業的綜合實力,并將為推動我國農牧及食品行業技術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通威技術創新
部分達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建鯉健康養殖的系統營養技術研究及其在淡水魚上的應用》項目是由通威股份和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所、四川省畜科飼料有限公司聯合完成。該項目瞄準淡水魚生產中的魚產品安全、產業安全和環境安全問題,以建鯉為研究模型,長期圍繞營養與"腸道健康、機體健康和水環境健康"展開系統的研究和系統應用。該成果研究內容系統深入,創新性突出,填補了國際上該領域的一些空白,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際領先。
項目主研人員、通威股份水產研究所所長高啟平介紹:通威股份多次派出技術研發團隊參加項目組組織的技術培訓、專題講座和會議,項目組人員也多次到公司指導并開展相關合作,將相關技術成果從鯉魚逐步應用到草魚、鯽魚、羅非魚、青魚、鳊魴、鲇、黃顙魚、斑點叉尾鮰、泥鰍、黃鱔等常規和特有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中。
1999年至今,通過國內的四川、重慶、云南、廣東、廣西、天津、河南、江蘇、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山東、海南以及國外的越南等50多家通威分、子公司,累計生產淡水魚配合飼料超過550萬噸。通威飼料利用率提高,魚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養殖戶的效益大大提高,對保障健康安全魚產品供應,推動我國水產飼料工業和淡水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顯示出極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0年科研優勢
雄厚的科技力量
通威飼料有著"魚體形體色好,耐高溫和耐遠距離運輸,可食部分高,肉質好"等口碑。該項成果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再一次彰顯出通威30年如一日打造"腸道健康、魚體健康"這項優勢背后長期的堅持和雄厚科技含量的有力支撐。這是對"通威科技30年"的一份厚禮,也是通威未來科技力量的巨大動力源泉。
此外,由通威動物保健研究所主持研究的《斑點叉尾鮰重大細菌性疾病病原學、致病機理與防治研究》,該項目研究全面、系統、嚴謹、細致,針對行業急需和主管部門急要而立項,研究水平屬全國最高之一,創新點多、應用效果顯著,成果應用至今創造的經濟效益高達2.76億元。 成都晚報記者 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