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4
作者:中國電力新聞網
建設西部國家新能源基地疏通光伏內需路徑
————訪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中電新聞網記者 王小菊
日前,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接受中國電力新聞網采訪時,詳細解讀了他關于 “加快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確保我國能源與環境安全”的2013年兩會提案。
劉漢元認為,我國光伏產業理應破釜沉舟順勢而為,大力發展和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以光伏電站的加快建設,帶動我國整個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并且,為了讓“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有切實的可操作性,劉漢元建議加速推進西部以光伏發電為核心的國家新能源基地建設,從而使太陽能真正惠及全國人民,逐步形成我國和平崛起的永續清潔能源供應基地,緩解我國資源壓力。
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
“加快發展光伏產業,是確保我國能源與環境安全。”采訪中,劉漢元一直在強調光伏產業可以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
劉漢元委員談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逐年攀升,化石能源導致的環境破壞日趨嚴重,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兩個現實難題。在此背景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日益得到國家重視,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扶持。從2011年發改委出臺“光伏發電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到2012年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準入標準發布,再到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五項措施,以及去年下半年國家能源局宣布啟動1500萬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申報,財政部宣布將已推行近3年的“金太陽”示范工程新批規模擴容至300多萬千瓦等等,可以說政府對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相關政策日趨完善,國內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嶄新歷史機遇,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已具備了在全社會大力推廣、廣泛應用光伏發電的基礎和條件。
在2012年遭遇歐美國家聯手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之時,國內光伏企業隨即遭受重創,不僅組件生產企業嚴重虧損甚至大面積停產,上游的多晶硅企業也被波及,全行業超過9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形勢異常嚴峻。因此,隨著國家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日益重視、各種政策和措施的相繼出臺,我國光伏產業理應破釜沉舟順勢而為,借助國家光伏新政的東風,大力發展和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以光伏電站的加快建設,帶動我國整個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堅決打破光伏產業長期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建立西部國家新能源基地
“如果充分利用西部豐富的光伏資源建設太陽能電站,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地方發展過程中缺水、缺人、交通不便等諸多問題,而且只需要架設幾條輸電線,就可以把光伏電力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支持、參與東部經濟和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真正形成東、中、西部地區資源互補的良好局面。”劉漢元認為,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一個市場規模大、產業輻射面廣、拉動效應十分明顯的朝陽產業,充分利用我國中西部地區大量沙漠、草原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中、西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未來的清潔能源基地,既是四川、青海、甘肅、內蒙、新疆等西部省份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東、中、西部能源平衡自身的需要。
同時,產業發展還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經測算,按電價0.5元/千瓦時的標準,一畝土地用于光伏發電,每年可創造5萬元左右的財富收入,而目前1畝土地僅可以生產0.35噸糧食,以每噸糧食最高5000元計算,相當于1畝土地創造財富價值1750元,兩者相差28倍。土地財富輸出的大幅提升,對西部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國家民族政策的落實、當地居民的長治久安、環境治理和水土保持、老百姓增收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面對當前的生存危機,劉漢元認為,光伏制造企業一定“要挺住”!當前的國家扶植產業政策和措施已經非常明確和到位,只要執行及時到位,加上電網公司的特高壓建設,光伏行業發展的前景將非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