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8
作者:中國國土資源報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李克強副總理曾指出,"發展是硬道理,節約是大戰略"。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如何節約集約發展,則是我們必須著重思考的問題。
連日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面臨的諸多難題,求解科學發展之道。其中,"打好資源節約牌"成為大家共同的呼聲。
資源窮國不應成為浪費大國
沒有鮮花、地毯、橫幅,沒有警車開道,代表委員甚至拼車趕往駐地……今年兩會的節約之風令人振奮。
然而,現實中的節約,卻是代表委員們難以釋懷的一個話題。
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水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600多個城市中有2/3缺水,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石油人均探明儲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糧食方面,每年需進口大量糧食。由于需求巨大,我國已成為世界煤炭、原油進口大國,2012年進口量分別達2.8億噸和2.7億噸,原油、食用油、鐵礦石等超過一半依賴進口,經濟代價不菲。
名副其實的資源窮國,卻又是浪費大國。通過近期流行的"光盤行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主席史貴祿得知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夠2億人吃一年后, 他痛心疾首、憂心忡忡:"我們還沒有富裕到可以隨意浪費的程度!對于13億多人口的中國而言,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關系子孫后代生存的重大問題。"
餐桌上的浪費,折射的不止是糧食,更是其背后的耕地資源、水資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費。事實上,在唯GDP的慣性理念誘導下,各行各業都在不自覺地上演著資源浪費的一幕幕。
以鋼鐵行業為例,一方面是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低水平重復建設不斷,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三高"現狀加劇了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全國人大代表、方大特鋼董事長鐘崇武介紹,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機動車全部使用中高端彈簧鋼,而我國則以中低端彈簧鋼為主,甚至以非彈簧鋼替代彈簧鋼,造成汽車產業用鋼量激增,由此導致礦產資源浪費和燃油污染加重。鐘崇武進一步解釋說,按我國每年使用鋼板彈簧的汽車增量約350萬輛計算,如果用高端彈簧鋼,可節約彈簧鋼100萬噸,節約鐵礦資源500萬噸,節約能耗60.2萬噸標準煤。
資源過度消耗源于發展理念。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認為,過度追求GDP增長速度,太重視具體經濟指標和數額,都是科學發展觀沒有落實好的癥狀。他說:"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太過粗放,過度依賴于資源開發,造成的后果,老百姓都能感受到,不用看數據,連喘氣兒都能感受到。眼睛不能只盯在GDP上,寧愿GDP少一點,經濟發展速度低一點,也不希望我們的后代去呼吸這樣的空氣。"
打好資源節約牌
"中國經濟已進入轉型期,兩位數高增長已告一段落,世界經濟延續低迷態勢,7.5%左右的目標是實事求是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樹成認為。
將經濟增速調到"七上八下"的速度,內在的訴求在于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要保持這一速度,真正要解決的深刻問題,是通過調控化解一些矛盾和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他特別提到,資源環境等領域有改革需要并且有實質性的推進。
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援引國家發改委的一組數據:"2012年我國生產原油20748萬噸,增長1.9%;進口原油27109萬噸,增長7.3%;原油表觀消費量47613萬噸,同比增長4.9%;對外依存度達56.4%。"他就此得出的結論是:"除了大力開發新能源,我們最大的資源其實是節約。如果把當前的能源轉換效率提高30%,GDP再翻番需要的能源也能滿足。"
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打好"資源節約牌"是題中應有之義————不少代表、委員們表達了這樣的共識。
"當前,我國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緊缺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一方面土地供求緊張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另一方面土地粗放利用和閑置浪費的現象依然嚴重。"全國政協委員、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廖永林認為,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當務之急是加強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強"規劃管控、計劃調節"制度的針對性,發揮規劃和計劃在節約集約用地中的核心作用。按照"從嚴控總量、適度擴增量、重點放流量、集中挖存量"的原則,科學確定各類建設用地總量,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努力拓展建設用地新空間。二是進一步完善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制度,逐步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數據體系,全面客觀反映全國土地利用節約集約水平。三是加快健全土地使用標準,倡導形成緊打緊用、量"地"而行的居住消費模式和用地方式。
"傳統的擴張用地沖動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方式粗放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存量建設用地閑置與低效利用現象未從根本上改觀……" 全國政協委員施耀忠對各地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浪費現象關注已久。他認為根子在干部考核機制。他建議,應構建新型城鎮化節約集約用地考評體系,并將其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要嚴格考核成果運用,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程度高的地區,在下年度城鎮化建設用地計劃安排上,給予政策傾斜;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程度低的地區,要核減下年度新增城鎮化建設用地計劃。" 施耀忠認為,這樣可以倒逼各級黨委、政府更加注重節約集約用地。
"耕地保護是前提、節約集約是出路",全國政協委員、福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鄭建閩認為,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是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重要的是做到:加強規劃引導,嚴格土地使用標準,實行差別化土地供應政策;有序推進"三舊"改造,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鼓勵開發地下建設用地使用權,拓展土地利用空間。
推動各行業資源節約實踐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人人有責。不少代表委員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必須喚起并強化全民的節約意識、推動各行業進行節約實踐。
廖永林說,"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落實,首要是節約集約用地觀念的培養。只有大眾的廣泛認同,全國的普遍理念,社會的共同意識,才能全方位推進這項工作。"
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升級轉型的關鍵階段,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已迫在眉睫,尤其是逐年攀升的巨量煤炭消耗、過高的原油進口依存度,亟須得到改變。他認為,我國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并進一步擴大光伏裝機容量,加速推進西部以光伏發電為核心的國家新能源基地建設,這將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的有效途徑。
他說,只有徹底改變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這一經濟、清潔、環保、可永續利用的人類理想新能源,才能從源頭上有效緩解并根本消除霧霾,才有希望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污染和碳排放問題,從而確保我國環境安全,建設美麗中國。
傅成玉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談到同一個問題,"中國手里好牌有很多。"他說,"至少在能源上,我們不缺。缺的是低投入、高產出的利用方式。我們的能源解決工業化、城鎮化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怎么把煤炭清潔化、煤炭高效利用的問題解決好。現在我們的能源使用效率太低,煤電平均能源利用效率才30%。這里,既有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更有粗放式經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