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間資本占全社會資本的比例超過60%。原來被稱為“草根經濟”的民營經濟總量,已名副其實地占據了國民經濟的大半壁江山。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兩會期間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稅費過重已成困擾我國企業生存發展的頭號難題,企業和社會對此反應強烈。他說,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處于競爭性領域,利潤較為微薄,主要依靠“流水”,而稅基大、交稅多,與稅收掛鉤的稅收附加費進一步加重了企業負擔。
劉漢元呼吁,國家應科學規劃稅與費的比例,把對企業的收費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界限內;整個稅收中,大、中、小、微企業的負擔比,要有一個基本、合理的安排,稅收負擔需與企業規模、盈利能力靈活匹配;應按照不同行業的經營特點和盈利能力設計優惠政策等,放寬稅收政策以保護企業,防止將稅收壓力直接、簡單地轉嫁給企業。
當前,國家推進公平正義的政策方向已經明朗,人們也在不斷呼吁市場公平競爭。面對日益向好的政策,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融智難、用地難、準入難、招工難、融資難的“五難”瓶頸,嚴重制約了我國民企轉型升級步伐。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出,國家要幫助民營企業破解 “五難”,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他建議,對于民營資本投資熱情較高的領域,比如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型產業、金融業等,制定明確的產業發展政策,并最大限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拓寬民企融資渠道,鼓勵國有獨資、控股銀行擴大面向民企發展信貸業務,放寬民營銀行的設立和市場準入條件;進一步加大財稅扶持力度,讓民企與國企享受同樣的稅收減免待遇等。
全國政協委員、濱海浙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連良桂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民營企業蘊藏著極大的經濟發展積極性,是國家經濟增長點動力所在。他建議,應成立民營經濟領導小組,打破改革的碎片化、應急化和部門化,強調整體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此外,連良桂建議,要在落實民營經濟發展政策上實現新突破。他建議組織全國性民營企業政策落實情況大檢查,按照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廢除或修訂存在差別和不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與管理規定。“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文規定禁止民營經濟進入的行業、領域,都要向民營資本開放,任何單位不得自行設置限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