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2
作者: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首席能源記者 席淑靜
觀點:在我們這個領域要適當分工,有所側重,倡導大家差異化的發展和差異化的競爭,不要簡單地走同質化的重復競爭模式。從資源與能源角度來講,在新能源方面需要真正形成有差異、有協作的健康生態;從商業文化角度來講,我們怎樣形成真正符合我們改善人類生態環境的發展方式,我們怎么樣率先帶出一個好的商業生態環境。你死我活,死去活來的競爭,這樣的商業生態環境一定是最殘忍、最殘酷、最不人道的!
我們新能源企業,每一個都是那么大的塊頭,每一個立足的高度都是那么高。為什么我們連這個常識都想不明白呢?家里面有多少血就放多少血,有多少銅板就端多少銅板出去,采取惡性競爭有這個必要嗎?弄得全世界都不喜歡我們,連我們自己也不喜歡我們自己,惡不惡心?美國人和你過不去,歐洲人和你過不去,日本人和你過不去,印度人和你過不去,我們自己看自己也過不去,惡不惡心?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回過頭來看自己的路,自己的路前面一定是大象腿和牛腿,你也一定無路可走;吃別人的飯,讓別人無飯可吃,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碗,自己的碗里面一定什么東西也沒有,你也一定無飯可吃。因為別人也是這么想的,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和道理,大家要有生態觀念、共生觀念。如果我們在這個領域沒有這樣的胸懷和高度維護這個行業的市場生態環境,我們不配說我們去改善人類的自然生態環境!
能源人物志:劉漢元和通威集團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劉漢元主席對話杰克韋爾奇
通威國際中心夜景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投產儀式隆重舉行
中國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張國寶主任為2013全球新能源年度風云人物劉漢元先生頒獎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在四川劉姓企業家中,作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劉漢元是無法被忽視的一位。作為四川本土成長起來的兩大企業巨頭,他經常被拿來與劉永好比較,兩個人都是發家于飼料行業,一個是主攻魚飼料,一個是主攻豬飼料。但在轉型路徑上,劉永好選擇了金融和房地產,劉漢元選擇了新能源。但劉漢元堅信自己的選擇沒錯,晶硅光伏聚沙成金,他只需要時間。
短暫的光伏驚喜
劉漢元是一個聰敏的人,4年讀完小學,2年讀完初中,求學期間獎狀多到只能摞起來釘在墻上。19歲發明了渠道金屬網箱式養魚技術,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2歲建成了漁用配合飼料廠,23歲成為中國整個水產行業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28歲通威牌飼料廣告在全國打響,2001年劉漢元以11億元身家首次進行胡潤排行榜,位列21,一時為人側目。
光伏曾經給過劉漢元驚喜。那是在最開始的時候。2006年,多晶硅價格一路看漲,這種用砂子制成的半導體材料,受下游光伏市場拉動,價格急劇攀升,巨大的利潤刺激面前,許多從未涉足光伏業務的企業紛紛上馬多晶硅生產線,劉漢元也是其中之一。
2006年劉漢元終于下定決心進入多晶硅領域,由通威集團旗下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此后一切快馬加鞭,到了2008年9月,通威第一爐多晶硅賣出了330萬元/噸的高價,凈利潤達到270萬元/噸左右,而當時行業的平均利潤都在250萬元/噸以上,整個多晶硅行業進入一種亢奮狀態。
劉漢元回憶當年的暴利令人咂舌。“毛利280萬元,銷售價格是生產成本的8倍!”9月的兩單業務通威進賬1.5億元。
但行業瘋狂之后是急轉直下。劉漢元已經察覺到危機,所以他爭分奪秒地建設投產,不分晝夜地生產多晶硅,但市場的轉折點來的比預料中更快。2008年10月,美國次貸危機突如其來,全球經濟萎縮,多晶硅需求驟降,價格從330萬元/噸一路高速下挫,最后降到30~40萬元人民幣(6.2277, -0.0120, -0.19%)一噸。
劉漢元感慨市場的無情,如果能夠早投產四五個月,永祥股份一期1000噸多晶硅6.5億元的投資就可以完全收回。
危機來臨之后,一些抱著投機心態進入多晶硅領域的公司選擇了陸續關閉多晶硅生產線,在光伏行業,他們曾經像海浪一樣兇猛地撲來,又像海浪一樣迅速地褪去。
由于成本控制較好,通威的多晶硅生產線在2009年全年生產天數達到352天,2010年7月延后的永祥多晶硅二期項目也正式建成投產,但此后多晶硅行情一直沒有好轉,劉漢元萬噸多晶硅項目根據市場形勢暫按照4000噸量級建設。
與投機客不同的是,劉漢元始終沒有選擇退出光伏行業,他對光伏依舊保有巨大的熱情,上游虧錢,那就往中游或下游走。
能源革命的堅定信奉者
戰爭年代川人善戰,商場社會中川人性格中不服輸的特點也十分明顯。2013年三季度,光伏行業開始回暖,劉漢元火速向光伏板塊再投巨資,9月通威集團以8.7億元的價格受讓合肥賽維100%的股權,全面進軍中游制造環節。
合肥賽維更名為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占地面積1000畝,曾經屬于賽維的全球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單體規模最大企業歸通威所有,該項目一期擁有太陽能電池片產能2000兆瓦,太陽能組件產能500兆瓦。
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自2013年9月接手以來,到2014年1月13日,員工從80余人發展到1600余人,16條生產線全面恢復生產。
和所有光伏同行一樣,雖然受制于當前的行業和市場形勢,但劉漢元并不服輸。尤其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劉漢元非但不會退出光伏,在此領域還將進一步提速。
“它的方向沒錯。”劉漢元對此十分篤定。這幾乎成為每一個深入涉足光伏領域的企業家的共同信念,光伏才是未來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
無論時下行業形勢多么困難,市場開拓如何艱辛,但只要說到未來,光彩就會出現在每一個光伏企業家的臉上。劉漢元也不例外,他說:“未來這個產業是集發電、儲能、智能電網等一體,它將會改變人類的衣食住行等生產生活方式。”
曾經在上海APEC峰會上,劉漢元在和搜狐的創始人張朝陽對話時說道:“我們在傳統行業里,辛辛苦苦干了10年、20年,你不過就干了三四年就超越了我們。”
現在,劉漢元感覺自己就像曾經站在互聯網大門前的年輕企業家一樣,看到了來自未來的光明。“這一輪以太陽能利用為基礎的能源革命將會超過上一輪信息技術的革命。”
這樣的判斷在光伏行業初興之時風投機構也有過,然而上一輪危機似乎澆滅了他們的信心,只有企業家還在堅守。
過去,中國的光伏企業家多從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產品制造加工,現在他們開始思考到底要如何才能啟動中國的光伏市場。
劉漢元認為,集團農業和新能源兩大板塊是完全可以結合起來的,而這也將是通威未來的競爭優勢之一。“魚塘上面可以用光伏板遮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有些品種可以全部遮掉。我們測算了一下,100萬畝池塘如果用起來的話可以支撐30GW裝機容量,這個數字比去年全國十二三個GW的總裝機容量多得多。我們把它叫做漁光互補。”
但時下并網難、補貼發放不及時、電價結算流程繁瑣,都是阻礙中國光伏市場啟動的現實難題。
市場的殘酷和美好同時存在,企業家需要從沒有路的荊棘叢中闖出一條路。進入下游市場不久的通威已經先后完成河北豐寧30kw和5kw太陽能電站及灌溉系統、四川理塘絨壩鄉阿宗村12kw離網太陽能發電項目和長青春科爾寺成尼學院8kw離網太陽能發電項目、理塘縣若拉村300kw、新疆阜康1MW的光伏并網發電項目。
更長遠的規劃是,劉漢元希望在四川及全國光照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5GW的太陽能大型光伏電站,并開始規劃在全國農村、城鎮布局推廣太陽能分布式中小型家庭發電站。其中漁光互補已經在廣東、安徽、江蘇等全國五個地方同時做了試驗。“農戶、農村市場的分布式應用的推廣試點工作,現在做的如火如荼。”劉漢元說。
光伏市場低價廝殺讓人惡心
曾經在充分競爭的飼料行業里摸爬滾打過來,也經歷過惡性的低價競爭,但劉漢元對光伏領域維持多年的低價廝殺狀態還是覺得難以接受。
“我們新能源企業,每一個都是那么大的塊頭,每一個立足的高度都是那么高。為什么我們連這個常識都想不明白呢?家里面有多少血就放多少血,有多少銅板就端多少銅板出去,采取惡性競爭有這個必要么?弄得全世界都不喜歡我們,連我們自己也不喜歡我們自己,惡不惡心?美國人和你過不去,歐洲人和你過不去,日本人和你過不去,印度人和你過不去,我們自己看自己也過不去,惡不惡心?”訪談過程中,劉漢元的調門忽然拔高了幾度,即便這樣,他還是要面帶笑容地去批評。
劉漢元不是一個帶刺的企業家,他愛笑,姿態放得低,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評價他保持平衡的能力非常好。“就像他站在這兒,形象端端正正,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一切都恰如其分。”
除了為人上的平衡之外,劉漢元也一直很懂得商業平衡之道,既要給客戶留出盈利空間,也要給自己留出利潤,同時還要確保這一平衡定價能夠狙擊到競爭對手。靠著這樣的平衡之術,劉漢元的通威牌飼料在1985年到1994年的10年時間,養殖戶可以排隊7天7夜只為購買通威的飼料。
劉漢元認為通威的利潤來源于公司為用戶帶來的新增使用價值的一部分。但在光伏行業,“我們做的事情是為了一個最美好的目標,但卻偏偏是最殘忍、最殘酷的方式。”劉漢元感慨道。
“總想自己把價格放下去,得利益。當你回頭的時候,會發現別人也是這么想的。這是一個重復博弈過程,誰先下手,誰先得到這塊奶酪。可是下一次別人下手比你還狠。”劉漢元說,“如果我們在這個領域沒有這樣的胸懷和高度去維護行業的良好市場生態,相互之間各自不實現差異化發展和理性競爭,我們不配去說我們要改變人類的生態環境,這是應有的胸懷。”
從事光伏行業的企業家都對未來抱有最美好的想象,但擋住中國光伏市場快速發展的除了企業家自身的胸懷不夠之外,壟斷企業的惡性競爭、政策執行力度不夠也是主要阻礙因素。但劉漢元認為最大的阻礙是人們對新能源革命的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對于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結構仍舊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