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作者:中國改革報
隨著世界人口和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化石能源燃燒排放出的大量溫室氣體已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建立以太陽能、風能等分布廣泛,對環境影響小、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持久能源體系,成為解決能源短缺與環境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總部位于四川成都的通威集團敢為人先,大膽創新,探索出了既節約土地又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既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又促進產業發展的“漁光一體”水產養殖新模式。結合“通威365健康養殖”模式并進一步創新,做到“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生產安全通威魚”,使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一體化有機結合,實現漁電雙豐收。
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威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理所當然應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創新“漁光一體”模式,建設太陽能智能魚池,就是向大氣、水、土壤污染宣戰,做到有池塘的地方就有通威太陽能智能魚池。
做新能源產業踐行者
事實上,對于環保話題,身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的劉漢元主席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在過去幾年中,節能減排等相關污染防治措施雖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由于很多污染問題是長時間所形成的,治理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對此應當有足夠的耐心。未來國家應該有更加健全的環保措施和機制來推動這個過程的完成。
“包括減少燃煤、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改善油品質量和嚴格執法等有關治理霧霾等污染的具體措施,都是很好的辦法,但還應充分利用和開發光伏資源。”劉漢元主席對記者說,加快推進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大力改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才能從根本上緩解能源危機,解決霧霾污染和生態環境問題。
劉漢元主席認為,國家要因地制宜,在東部和沿海地區發展分布式光伏,在太陽能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建立能源基地,因為只要利用西部1%~2%的土地,就可以滿足我們今天消耗的所有能源和未來我們將增加一倍到兩倍總能源的需要,快則二三十年,慢則三五十年,通過西部這1%-2%的國土面積,即可發出我們今天一次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西部光伏資源還可以避免重復走東部建設的老路————修很多的馬路和工廠,消耗很多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將西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未來的清潔能源基地,既是青海、甘肅、內蒙、新疆等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東、中、西部能源平衡自身的需要。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太陽能光伏企業和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的通威集團率先垂范,敢闖敢干,做新能源產業的實踐者,做良好生態環境的堅定維護者。
創生態水產全產業鏈
據介紹,正是基于對生態環保產業的渴望,近年來,通威集團一直致力生態水產養殖全產業鏈的創新和研發,除了傳統的屋頂光伏外,通威實施了“漁光一體”發展戰略,發明了“魚塘光伏”。劉漢元主席表示,目前,中國可供利用的水產養殖面積已經超過1.2億畝,而通威的“漁光一體”已經使畝利潤比單純水產養殖提高了三倍以上,“漁光一體”新模式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據了解,通威提出了“發展飼料工業的同時,致力新能源(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建設的太陽能智能魚池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標。目前,通威集團正按照規劃,全力在全國范圍內有條件的地方規劃打造“漁光一體”健康養殖小區。其目的是進一步推廣通威池塘現代漁業365模式之環保設施漁業工程技術,通過比較優勢,實現智能裝備、清潔能源的現代化養殖基地。其設計理念是以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為目的,以“現代漁業-光伏一體化,綜合立體利用開發”為指導,改良傳統“漁光互補”項目,創造新經濟增長模式。力求光伏與池塘養殖兩者并重,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力求做到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生態化,養殖生產用水優質無污染,養殖排放水可循環利用或無污染排放。
據介紹,2014年,通威集團成功開展了“漁光一體模擬養殖黃顙魚試驗”。2014年11月,南京通威水產科技公司投資1100萬元建設1MWp“漁光一體”項目正式啟動,預計今年將建成綜合的“漁光一體”健康養殖示范園區。今年,射陽通威750畝光伏養殖魚池將開建,江蘇鹽城、安徽合肥、海南海口等“漁光一體”新模式也將全面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