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本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針對制光伏產業的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劉漢元談到,過去十年來,在全球行業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光伏發電裝機成本已從原來的10萬元每千瓦降至3千元至4千元,已成為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成本最低的發電方式。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在部分地區也已等于或低于火電,具備了大規模應用的條件。但現有的產業政策及管理方式難以滿足能源結構快速優化升級的需要,這成為制約光伏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劉漢元認為,近年來,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迭代升級加快,光伏行業技術成本快速下降,但由于種種原因,非技術成本卻未明顯降低,很大程度抵消了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成為了影響全面平價上網時代早日到來的主要原因。光伏行業的非技術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費用、各項稅費、電網接入費用、人力成本、交易成本、前期開發費用、各種攤派以及融資成本等。其中,土地費用、各類稅費、融資成本、并網成本這四項非技術成本最為突出。針對當前光伏行業非技術成本過高的現狀,國家能源局于2018年4月下發了《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負擔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8〕34號),強調要減少土地成本及不合理收費、通過綠色金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制止糾正亂收費等增加企業負擔行為。隨著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非技術成本對光伏行業的影響也將愈發明顯。
針對上述問題,劉漢元代表有以下兩點建議:
一是建議落實“多規合一”,形成一本規劃,將全國范圍內的國土、規劃、林業、水利、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相關體系數據統一融入一張藍圖。
二是建議調整并簡化各類行政管理手續和流程,加快各環節審批速度,切實降低企業負擔,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建議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相關部委參與,以“多規合一”為基礎,將“多審合一”“多證合一”系統推廣到光伏發電項目審批的各個環節,有效提升審批效率、縮短審批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