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晶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報告指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五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速明顯降低,已由2004年峰值的16.8%降至1%-3%的低增速區間。其中,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已降至56.7%。按此發展趨勢,并結合《巴黎協定》控溫1.5攝氏度的目標,我國化石能源消費有望在2020-2025年達到峰值。同時,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節能減排和降耗措施持續落地實施,意味著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不用等到2030年,而是在2020-2025年提前到來。 “加速我國碳中和進程,不僅是實現綠色清潔高質量發展和氣候治理的必由之路,也是筑牢我國能源和外匯安全體系的必然選擇。”劉漢元說,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大力推動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不僅能為全社會提供穩定可靠、清潔經濟的電力,為我國經濟內循環提供保障,還能推進能源轉型升級,助力我國減排目標早日實現。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對于可再生能源未來的發展前景,劉漢元充滿信心。以光伏發電為例,過去十多年來,全球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以上,最低中標電價紀錄被不斷刷新,去年8月,葡萄牙報出1.32美分/千瓦時的中標電價,約合人民幣九分錢,成為當前全球光伏電站最低中標電價。 與此同時,我國光伏發電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2020年平均上網電價已降至0.35元/千瓦時,今年有望全部實現平價上網,不再需要補貼,預計“十四五”期間將降低到0.26元/千瓦時以下,屆時光伏發電成本將低于絕大部分煤電。如進一步考慮生態環境成本,光伏發電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如何制定更積極的節能減排目標?劉漢元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加速碳中和進程,筑牢我國能源和外匯安全體系。建議通過10到20年時間,實現我國能源增量的70%以上、存量的50%以上的可再生清潔化替代,在加快碳中和進程的同時,將國家能源供給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勞永逸解決石油進口可能被“卡脖子”的問題,徹底實現我國能源的安全保障和獨立供應。 二是大幅度提高我國“十四五”規劃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由于光伏、風電的成本快速下降,非化石能源替代煤電的時機已經成熟。經過仔細測算,建議將我國“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2%,并不設上限。 三是從我國能源需求總量、經濟發展增速、落實《巴黎協定》等方面綜合思考和判斷,建議將碳達峰的內控時間確定為2023年、碳中和的內控時間確定為2050年,并在適當的時間對外宣布我國碳達峰時間提前至2025年,進一步展示中國的意志和決心,以此與西方發達國家就減排進行談判,達成分階段協議或約定,共同推動氣候治理和能源轉型扎實落地。同時,倒逼國內加速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