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來源:錦緞
記者:李智勇
以史為鑒,人類社會每次能源變革,都有大公司群體性的崛起。它們率時代之先,以長期的戰略定力和遠大的企業愿景為指引,最終成為全球產業經濟的中流砥柱。
百年之中歷次產業變革中,從洛克菲勒到特斯拉,我們曾有諸多他山之石以遠眺觀摩。這一次,站在新一輪變革的初期階段,我們這代人最大的幸運在于,無論是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還是光伏產業龍頭通威股份與隆基綠能們,它們都誕生在我們自己的國度,與我們未來一個長周期的財富進程休戚相關。
作為投資者,與新能源共同成長,破譯時代財富密碼,需要深入捕獲產業領導者們的內核基因,這是理解并參與碳中和百年變局的不二法門。
以此立意出發,本文將以中國新能源領域“反脆弱性”最強的公司——有著40年發展歷史的通威為研究標的,嘗試復盤并預見中國光伏產業的過往歷史與未來演進的核心邏輯。
1、“通威經驗”的三重啟示
眾所周知,通威以農業起家,經過四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新能源、農業雙輪驅動的復合型新能源公司。
改革開放40余年中,不少企業都曾風靡一時,但最后卻黯然退場。為什么通威從農業跨界到光伏,能夠持續做大做強,甚至拿到多晶硅和電池片兩個細分領域的第一?這當中至少有三點啟示值得我們反復咀嚼。
做大之前先做強
復盤這家光伏龍頭的跨界成長之路,第一個重要啟示在于:做大之前須先做強,這是支撐公司長周期發展的前提。
光伏產業鏈分為多晶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和電站五大主要環節,通威的破局之路,是建立在所擁有的資源稟賦之上,介入產業鏈最擅長的環節,直至在這些環節做出富有競爭力的產品之后,再將能力觸角自然延伸。
以高純晶硅為例,通威當年最初投產的一期產能不過1000噸而已,而目前通威高純晶硅產能已達18萬噸/年。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做強之后再做大的經典案例。
2008年至今,永祥已經過多次技改升級,生產成本從每噸100萬元,降到50萬元、30萬元,目前已控制在3萬~4萬元/噸(剔除工業硅市場價格因素影響,以不變價計算);產品純度從6個9、7個9,逐步提升到11個9,部分達到電子級多晶硅質量標準,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全球領先。
永祥股份精餾塔裝置
當在技術上打好基礎后,通威的產能擴張自然可以相互形成飛輪效應。
以產業規律為第一性
光伏行業的空間足夠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由于多晶硅投產時間遠長于硅片、電池片、組件等,具有更明顯的周期性,所以擴產時機尤為關鍵。
但有很多企業,抵擋不住短期誘惑,在多晶硅盈利高位時貿然進入,導致15-18個月建設期結束后遭遇行業階段性產能過剩,往往死傷一片。
經過數輪周期的大浪淘沙后,事實證明,只有理性與果敢兼具的企業會選擇在周期低點擴產,在周期高點壯大自己。例如在2018-2020年多晶硅料盈利相對底部時啟動擴產的通威和大全。
勇者不懼,再進一步。根據通威最新產能規劃,預計到2023年底,通威高純晶硅產能將達35萬噸,太陽能電池業務將形成超過102GW產能。
通威太陽能智能制造生產線
堅守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
從農業跨界到光伏,通威憑借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屢次熨平了周期巨幅波動的挑戰。
通威剛踏入光伏行業就遭遇了兩次行業危機。
第一次是在進入光伏行業后不久的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球光伏組件需求量大幅降低,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光伏行業被打入低谷,包括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在內很多中國光伏企業遭遇虧損的困境。
作為行業新兵的通威并未認賠離場。2009年開始,國家發布多項政策輪番刺激光伏產業,光伏企業得以快速恢復元氣。在2010-2012年間,光伏產品訂單開始猛增,帶動光伏產業翻倍式增長。
2012年,美國和歐洲對國內光伏企業啟動“雙反”,直接導致全行業的雪崩,光伏組件價格直線下跌,國內多家光伏企業遭遇破產門。
這一年,光伏界內人心惶惶。而已經歷過一輪牛熊的通威,已具備深刻產業認識,在戰略定力支撐下,錨定產業出清低點,選擇了逆勢擴張。
2013年,通威收購合肥賽維工廠,布局太陽能電池片業務,并最終成就了多晶硅、電池片全球雙龍頭的地位。
2、聚沙成塔——下一個四十年
從硅料業務起步,先做強再做大,這是一個“點石成金”的過程。種種跡象顯示,“點石成金”之后的通威,面向下一個四十年,將是一個“聚沙成塔”的新周期。
業務上——從產業鏈內部龍頭,到賦能全社會新能源生態繁榮
首先,通威在光伏行業的龍頭地位已很難動搖。
多晶硅產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和產能壁壘,而行業龍頭公司為了達到更優的成本控制,仍在不斷提升單位裝置產能,使得后來者很難追趕現有龍頭企業。
在電池片環節,通威憑借自供優勢,能有效保證電池片產能利用率,保證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核心領域做大做強后,這種技術與規模比較優勢,將轉化為賦能全社會新能源生態繁榮的關鍵力量——目前,通威已經形成上游多晶硅、中游電池片、下游“漁光一體”三駕馬車齊驅的局面,利益覆蓋已從供給側延展至需求側。
通威龍袍“漁光一體”基地
這些基本事實預示著,隨著通威核心技術能力觸角的不斷延伸,它正在演化成為推動各種“新能源+”商業模式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廣泛落地與持續繁榮的國家基石型新能源巨頭。
產業合作上——打造命運共同體
在做大做強的同時,通威一直不忘與上下游伙伴協同發展,采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高度利益一體化策略,實現有所差異、有所錯位的競爭和產業分工。
如此一來,不僅能發揮更多的協同效應,減少無序競爭,還能凝聚起更多產業環節,共同將行業做大做強,讓光伏平價早一天到來。
截止目前,隆基綠能已持有永祥樂山新能源一期和二期項目15%的股權、通威保山一期高純晶硅項目49%的股權;天合光能已參股通威包頭二期高純晶硅項目35%股權;京運通和晶科能源已分別參股永祥樂山三期12萬噸多晶硅項目34%和15%股權。
永祥新能源一期、二期花園式工廠
我們時常驚嘆光伏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的速度,其實這正是產業鏈參與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劉漢元將企業命名為“通威”,寓意“通力合作,威力無窮”,也隱含這層意思。
社會責任上——堅持雙綠色發展
按照通威的戰略定位,企業愿景為“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和世界級清潔能源運營商”。顯而易見,這兩大主業都明顯擔負著社會責任。
過去在農業領域,通威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直接、間接帶動中國3000多萬農民養殖魚畜禽類增收致富;如今“漁光一體”模式在產業高效協同的同時,因地制宜地搭載旅游產業,促進鄉村振興。
在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雙輪驅動下,通威正為“雙碳”目標的達成,以及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3、結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成長將是通威未來的關鍵詞。
首先,在碳中和的世紀大背景下,光伏行業巨大的成長性已成為共識。其次,從企業來看,通過解讀通威4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重構了其戰略縱深:做強做大、勇抓機遇、執著堅守。
重現歷史和正確歸因后,我們對于未來的展望則將更加清晰,經過四十年的歷史沉淀后,不惑之年的通威更加成熟,勢必在下一個四十年更上層樓,將自己的事業和成長軌跡牢牢嵌入社會最大的需求之中。
對通威成長的信心來自哪兒?我們認為:對于行業理解,其有智;對于產業發展,其有仁;對于戰略堅守,其有勇。正如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