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來源:光伏新觀察
作者:林木
2022年,全球光伏和水產飼料雙龍頭企業通威迎來了四十年華誕。在此節點上,通威最高市值超過3000億元,品牌價值突破1600億元,雙雙創下新高。
歷經四十年而基業長青,甚至更加光輝耀眼,通威的成功秘訣究竟在哪里?
除了精準的戰略布局、科學的企業管理、優秀的企業文化等諸多被外界公認的成功要素外,那些滲透在企業一舉一動、每一個關鍵決策中的“產品主義”思想,或許才是通威不斷走向新輝煌的底層邏輯。
/01/
技術改變生活
在業界認識中,通威的“掌舵者”劉漢元,一直以來都是一位“產品主義者”。
這位技術員出身的企業家,40年來始終保持著對產品和技術的癡迷。
站在通威如今的成就高點復盤40年歷程,最關鍵的兩次抉擇都是在技術驅動下完成的。
上世紀80年代初,身為漁場技術員的劉漢元發明了“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一舉創造了四川養魚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產紀錄。當這種養魚技術被逐漸推廣開來時,劉漢元又將技術發明的熱情投入到了魚飼料的研究中,并由此邁出了通威成功的第一步。
2006年,已在水產飼料行業做到全球領先的通威集團,正式進入光伏行業,不同于其他企業從組件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環節入手,通威選擇了光伏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多晶硅環節。而這背后的邏輯同樣是基于對技術的關注。
“因為我一直喜歡無線電,對電子技術、芯片技術特別留意”,劉漢元曾這樣解釋他選擇多晶硅業務的原因。“芯片業與光伏業存在一個共同的核心,即原材料多晶硅。國外掌握多晶硅技術已有30-50年,中國集成電路芯片的生產,在很長時間內因為這個核心材料有所局限。”
基于此,劉漢元再次做出抉擇,進入多晶硅領域,并最終成就如今通威集團在農業及新能源產業的全球“雙龍頭”地位。
正是因為對技術的癡迷,劉漢元找到了兩次創業的切入點,也找到了成功的“大門”——基于行業和社會的需求,通過技術進步滿足社會發展所需,并由此改變人們的生活。
/02/
質量成就地位
重視技術的劉漢元,自然不會忽視對產品質量的把控。
剛開始做魚飼料時,劉漢元的產品就因為科學的營養配比,魚兒長得快、收益好,而深受農戶的喜歡。據當初媒體報道,通威當時生產的“科力”牌飼料一入市就供不應求。附近街道常常車水馬龍阻塞交通,甚至有人排隊7天7夜。
質量優良的飼料不僅受到客戶的青睞,也讓劉漢元更深刻地感受到產品質量的重要性,為通威以后的穩健發展打下了基礎。
1996年,四川通威取得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和產品方圓標志認證的雙認證證書,成為全國同行業首家通過ISO—9002質量認證的企業,通威的質量管理也就此開始全面向規范、科學的現代管理體系轉變。
在產品質量領先同行的優勢支撐下,1997年通威就已躍升為全國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這為后來通威長期穩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質量保障。
進入光伏多晶硅行業后,劉漢元仍然將產品質量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第一要素。
2008年,剛剛投產的四川永祥就通過改進傳統“西門子生產法”,研制出“永祥生產法”。將原本是生產副產物的四氯化硅,轉化為原材料繼續參與多晶硅生產,不但解決了四氯化硅排放問題,還可以節約成本、降低能耗。
十多年來,秉承質量就是生命的精神,永祥不斷通過技術改造提質降本。去年底,永祥新能源二期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首批高純晶硅正品成功出爐,產品質量各項指標均優于太陽能級特級品標準,標志著“第六代永祥法”徹底打破了“質量爬坡期”的行業規律,真正實現了高質量起步,產品一次性達到領先水平,為多晶硅行業打造出了新的行業樣板。
如今,通威多晶硅生產成本已從每噸100萬元,降到3萬~4萬元/噸(剔除工業硅市場價格因素影響,以不變價計算);產品純度也從6個9、7個9,逐步提升到11個9,產品99%以上滿足單晶需要,部分達到電子級多晶硅質量標準,在各項技術質量指標實現全球領先,穩穩地成為多晶硅賽道的王者。
/03/
創新引領發展
劉漢元曾說過,通威能走到今天,核心原因之一是對于技術創新的堅守。從最初發明“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開始,再到進入光伏十幾年中,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始終貫穿于通威的成長周期。
2013 年9月,出于對電池片環節的技術含量和與產業鏈下游銜接度的看好,通威收購了深陷泥潭的賽維合肥工廠,進入太陽能電池片環節。
當時國內光伏行業剛經歷了歐美“雙反”而哀鴻遍野,為了讓產品盡快在行業低谷中具有市場競爭力,公司制定了非硅成本、A級率、轉換效率、單線產出、綜合能耗、產能利用率等數十個電池片生產、技術指標,逐一與行業內外最優秀的企業對標,力求每一項指標都做到最優。
2021年,通威太陽能通過對現有PERC電池產線的制程工藝技改,創造了23.47%的量產M6尺寸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接近PERC電池技術的極限效率(24%)。同時,通威搶先啟動HJT、TOPCon的新技術局,2021年1GW 異質結和1GW TOPcon中試線相繼投產,技術指標位居行業前列。
如今,通威已連續6年成為全球電池產能規模最大、出貨量最大、盈利最多、成本最低、開工率最高、建設速度最快的企業。
此外,作為全球水產飼料和光伏行業“雙龍頭”企業,通威全球首創的“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通過水下產出綠色安全水產品,水上輸出清潔能源,實現了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兩大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通威“漁光一體”累計裝機并網規模已超過3GW,在源源不斷輸出清潔能源的同時,也在生產著全程可追溯的健康安全通威魚,成為通威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和世界級清潔能源供應商”的重要錨點。
回望四十年,通威從四川眉山一條小河邊的技術創新起步,到今天成長為擁有海內外300余家分、子公司,員工近5萬人的大型跨國集團,穩居全球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產業雙龍頭地位。或許正是因為劉漢元關注技術、重視質量、堅持創新的“產品主義”,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他的成功。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好企業必須要用好產品說話。如果產品不能讓客戶滿意,企業自然不能獲得長足發展。在這樣的經營哲學下,相信通威的“產品主義”必能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讓通威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