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9
作者:通威
11月26日-27日,由民建四川省委、民建重慶市委、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和民建中央企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省招商局、通威集團等協辦,以“共建成渝經濟區、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的第二屆川渝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四川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蔣巨峰,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馬培華、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陳宣慶,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民建四川省委主委陳文華,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重慶市委主委盧曉鐘,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小祥,四川省政協主席陶武先、重慶市政協副主席于學信等出席并致辭或發言,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企業委員會主任、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應邀與會并于27日下午的專家論壇激情演講,表示通威愿作打造川渝城際經濟帶的試金石。
本屆論壇圍繞“成渝經濟區如何拓展統籌城鄉發展之路”、“川渝經濟發展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挑戰”、“川渝經濟如何建立一體化市場體系和協調機制”以及成渝經濟區的對外開放、綠色增長、樞紐建設、經濟增長支撐力、發展軟環境等中心論題展開討論。18個對口援建四川災后重建省市的民建組織負責人、地方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和一批會內外企業家近400人參會。
高層:企業主導,共建川渝經濟發展高地
陳昌智副委員長在論壇主旨演講中指出,建設成渝經濟高地是實現川渝合作的關鍵,加強川渝合作是參與西部大開發的必然選擇。川渝地區整體實力非常突出,一旦整合聯動,分工合作,就能形成西部地區最大的人才、資金、信息、商品等生產要素集散地,并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巨大的市場支撐、帶動作用。
劉奇葆書記在致辭中指出,當前西部地區正迎來全面開發開放的新階段,西部大開發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川渝兩省市是西部經濟基礎最好、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點開發區。新的機遇,新的起點,需要以更寬的視野和更大的舉措,在更深的層次和更高的水平上加強川渝經濟交流合作。
蔣巨峰省長則就進一步深化川渝互動合作提出建議,一是遵循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充分發揮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成渝通道間資源富聚、工業基礎雄厚的優勢,推動通道間眾多節點城市發展主動融入成渝兩個增長極。二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遵循市場法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依托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來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三是加強政府引導,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合作平臺和機制。
劉主席:產業互補,打造成渝城際經濟帶
11月27日下午的專家論壇上,包括劉漢元主席在內的10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家作了專題演講,分別以不同視角就川渝經濟合作發表精彩觀點。
劉主席站在企業家的角度大膽建議,在成都、重慶兩座特大中心城市之間,政企聯動,產業互補,打造形成“兩點一線”的特大型城際經濟產業帶,最終成為區域發展乃至我國經濟戰略布局中的一個增長極。他認為成渝之間不能再劃地為界了,雙方的融合不僅是政治、經濟需要,更是四川和重慶人民感情的需要。劉主席說,談及川渝經濟合作,應更多地站在連接和打造成渝經濟帶去研究,以成都和重慶這兩個中國西部的特大型城市為基點,以現有的貫通兩地的高速公路為紐帶,串接成都、重慶,以及整個交通樞紐上的內江、自貢等重要地區,逐漸形成一個“兩點一線”的特大型城際經濟產業帶。“推進打造‘兩點一線’的城際經濟帶,就像啞鈴的兩端,通過中間的桿,把成渝兩地緊緊聯系、連接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
劉主席指出,打造這一城際經濟帶的同時,需要借力聯動、輻射、聚變等效應,大力推進川渝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他說,目前川渝地區作為國家首批城鄉統籌發展的試驗區,這是一個絕好的發展機會。雖然試驗區建立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兩地官方和民間也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城鄉統籌發展、城市化水平的積極推進、工業化促進城市化的整個過程中,許多措施還值得下更大的工夫并以更大的力度推動。可以充分借鑒、吸收國外發達國家和國內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區域的成功經驗,盡快明確成渝兩地城市化的總體目標。在這一進程中,不論土地流轉也好,輕軌建設也好,工業規劃發展也好,還是城市小區的打造也好,需要真正做到目標明確、規劃科學、組織有效、實施到位。
劉主席關于“打造成渝城際經濟帶”的精彩觀點備受媒體關注,演講結束后,《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四川日報》、《川商》雜志、新華社、新浪網等媒體分別對此做了專訪。“川渝兩地牽手合作,對于我們每一個企業來說,也是難得的機會!”劉主席強調,加快川渝經濟合作,不僅僅是川渝地區政府、企業、民間的共同愿望和共有之責,而且還要充分引進和整合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產業等共同參與進來,真正推動成渝經濟帶的發展,共同推動整個中國西部經濟的發展。
通威投資:面向未來,助畫川渝發展美好藍圖
論壇上,劉主席還指出,作為發端于巴蜀大地的通威集團,在求得自身穩健快速發展和拓展全國戰略布局的同時,一直以來不斷兼顧和強化對川渝地區的投資力度,目前整個集團在川渝地區的投資總額近40億元。從具體的產業鏈打造來看,農業產業鏈條主要覆蓋前端技術研發,中游的飼料加工及銷售,終端的通威魚、金卡豬、動物營養、水產養殖和水、畜禽產品的深加工等;新能源產業鏈則包括PVC化工、多晶硅、太陽能、水泥等產業。從地區分布看,在四川的投資范圍主要覆蓋成都、邛崍、德陽、眉山、樂山、安岳、達州、西昌、攀枝花等市縣,而重慶主要覆蓋重慶市區、永川、長壽、涪陵等主要區域。
劉主席說,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通威集團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立足四川成都的邛崍市,通威首創了國內畜禽產業集群發展的嶄新模式——“蓉崍模式”。目前,我們已經規劃投入幾個億的資金,準備在重慶長壽地區復制這樣一種農業產業化的新型模式,并希望通過種復制,為川渝兩地推動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做出貢獻。
論壇期間,在26日晚上的民建四川省委災后重建匯報會暨投資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通威股份與重慶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在重慶長壽區建設長壽通威,同時還簽署了重慶通威遷建相關協議。通威股份在長壽區建設新廠,旨在長壽復制并創新通威“蓉崍模式”,依托長壽區現有規模養殖戶,建設、協助和指導其建設標準化、信息化生豬規模養殖小區(場),以發展長壽區生豬產業,打造生豬品牌,提升生豬生產地位,最終帶動重慶長壽形成年產兩百萬頭、產值26個億以上的優質生豬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