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0
作者:通威
5月16日上午,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在成都主持召開了由通威股份和四川農業大學聯合承擔的《斑點叉尾鮰重大細菌性疾病病原學、致病機理與防治研究》項目成果鑒定會,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長蘭明健主持會議。經多位專家現場研究鑒定,認為項目總體水平居國內領先,在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病原學與致病機理等方面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四川農大和通威股份在全國奠定了斑點叉尾鮰病害研究的領先地位。
中國魚病學首席專家、中國水產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吳淑琴研究員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鑒定委員會副主任由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水產局局長卿足平研究員擔任。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所所長杜軍研究員,西南民族大學劉亞剛教授、四川大學高榮教授、四川省水產學校黨委書記韋先超、四川省眉山市水利漁政局局長彭建安高級工程師等組成鑒定委員會。會上,鑒定委員會專家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審查了課題組提供的研究總結報告、試驗報告、測試報告、查新報告等有關技術資料,并現場提問,課題組一一詳細解答。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研究員汪開毓和通威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藥物研究所所長肖丹博士在匯報時介紹到,該項目為全國首次由課題組提出,通過對斑點叉尾鮰細菌性疾病的廣泛調查,了解了斑點叉尾鮰重大細菌性疾病流行病學規律和病原學特性,率先提出了斑點叉尾鮰的傳染性套腸癥,并發現嗜麥芽寡養單胞菌為主要致病菌,首次開展了斑點叉尾鮰嗜麥芽寡養單胞菌與海豚鏈球菌感染病理形態學、病原菌胞外產物、外毒素和胞外蛋白酶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病理模型,發現了重要致病因子,對闡明斑點叉尾鮰重大細菌性疾病的致病機理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建立了快速、敏感、特異的斑點叉尾鮰嗜麥芽寡養單胞菌病和海豚鏈球菌病的PCR和ELISA診斷方法,其中嗜麥芽寡養單胞菌PCR和間接ELISA診斷方法,為農業部制定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程提供了重要依據;研制出斑點叉尾鮰嗜麥芽寡養單胞菌外膜蛋白(OMP)亞單位疫苗、PLGA微球疫苗與脂質體疫苗,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鑒定會上,中國魚病學首席專家吳淑琴研究員指出,該項目研究全面、系統、嚴謹、細致,針對行業急需和主管部門急要而立項,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研究水平全國最高,創新點多(共發表論文46篇,SCI文章8篇)、人才培養多(博士3名,碩士7名)、應用效果顯著(經濟效益2.76億元)。四川省水產局卿足平局長在鑒定會上指出,該項目是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意義重大,項目研究團隊技術力量雄厚,研究工作扎實,實際效果創新性突出,應用廣,在全國的斑點叉尾鮰病害技術聯合攻關上貢獻巨大。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蘭明健副局長也在會議總結中指出,水產病害研究難度大,該項目研究系統、深入,非常難得,應該申報政府科技成果獎。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鑒定研究,鑒定委員會吳淑琴主任當場宣讀了項目鑒定意見,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試驗設計科學,技術路線正確,研究方法和手段先進,研究內容全面系統,該成果創新性和實用性強,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總體達到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在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病原學與致病機理等方面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從2004年立項,通過近8年的研究和應用,創造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達2.76億元,為斑點叉尾鮰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項目是通威股份又一重大科技成果,極大地提升了通威在漁業科技方面的優勢地位,更加增強了通威股份的行業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