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記者:陳明 曹原源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超過全球一半……”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倍感溫暖、備受鼓舞,矚目成績振奮人心,嶄新藍圖催人奮進。”
《中華工商時報》頭版推出劉漢元主席專訪報道
民營經濟環境升溫變暖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通威一路見證、參與了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歷程,也一路見證、參與了光伏產業的崛起。”劉漢元主席告訴記者,中國光伏產業歷經十余年發展,從“三頭在外”受制于人,到引領世界光伏產業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第一大國,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
劉漢元主席介紹,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在全球最具競爭力和話語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高端制造的一面旗幟。光伏產業的發展,正是中國民營經濟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激活中國經濟活力的縮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要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激勵了我們加倍強化發展的信心,放手去發展,甩開膀子加油干。”
“今天,尊重知識、尊重創新、尊重社會各主體,保護民營企業積極性,認可民營經濟價值,進一步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我深刻感覺到了國家支持民營經濟、支持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號更加強烈,感覺到環境在升溫、變暖。”劉漢元主席表示,作為民營企業的一員,通威集團將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勇擔使命和責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新動能
2023年全球光伏投資首次超過石油投資,達到3820億美元。我國新增光伏裝機約216GW,同比增長147%;光伏制造端產值超過1.5萬億元;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新三樣”產品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我國打造新質生產力成效初顯。
通威高效組件智能制造生產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劉漢元主席說,作為全球領軍光伏企業之一,通威參與、見證了我國光伏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追趕到并跑,再到全面超越、全面領先的全過程。“通威始終緊跟國家戰略,把科技創新放在企業發展首位。以技術創新為關鍵發力點,助力我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鏈創新鏈不斷增強,成為領跑全球的新興產業,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的經濟新動能。”
據介紹,通威始終堅守實體經濟,踐行實業報國,堅定不移深耕綠色發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及世界級清潔能源運營商”。如今已成長為水產飼料、高純晶硅、高效電池三大全球龍頭企業,并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之一。2023年通威集團榮列《財富》世界500強,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家世界500強企業。
目前,通威集團旗下永祥股份自主研發的“永祥法”已應用到第八代,產品關鍵性雜質元素純度達11個9,并有50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成果,高純晶硅產能已突破42萬噸,預計2024到2026年公司將形成超80萬到100萬噸產能,持續夯實通威高純晶硅全球龍頭地位。同時,在電池片生產環節,通威最早探索“5G+工業互聯網”,通過采用5G+智能制造方案,實現園區數字化管理、車間無人化智能制造,率先實現工業數字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智慧化。2024年2月7日,InfoLink2023全年電池片出貨排名發布,通威連續七年蟬聯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一,同時高效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五。
劉漢元主席向記者透露,通威已于2023年11月30日在成都雙流開工建設創新研發中心,建成后的創新研發中心,將會形成國內和全世界晶硅電池研究最集中的領域,并對各種已有技術路線繼續提升,以及未來前瞻性的技術路線的概念研究、小試、中試。同時,將部分平臺對社會和高校開放,推動整個技術的后勁、支撐能力能夠跟進產業的規模、體量和行業研發的需要。
“中國光伏有能力推動中國能源轉型,推動歐美等發達國家能源轉型,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新型能源基礎上進入可持續發展,助力中國乃至全球綠色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展望未來,劉漢元主席信心滿滿。
通威太陽能5G智能制造生產車間
共筑鄉村振興致富路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兩河口鎮瓦爾西總村的瓦爾山的山坡上,成千上萬塊通威高效疊瓦組件整齊排列,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通威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70MW。2023年,項目總發電量達11501.3萬kW·h,節約標煤3.46萬噸,相當于二氧化碳減排約7.5萬噸,二氧化硫減排約11.5噸,氮氧化物減排約17噸。
在當地,喜德縣農旅投、瓦爾西總村共同組織人員進行綿羊養殖及科學農業種植,實現了光伏與農牧業協調發展。土地流轉費、務工工資……每戶村民都成了直接受益人,過去無力耕種的土地,如今成為孕育致富機遇的寶地。
通威喜德農光牧光一體光伏電站既有效改變了當地生產生活用電極端匱乏的面貌,又真正讓脫貧戶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經濟來源,真正解決了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成為了“脫貧攻堅”時群眾脫貧致富的引擎,如今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
早在2007年,通威集團在國內首次提出“光伏扶貧”概念,并率先捐資5000萬元設立“思源·陽光計劃”。該計劃將中國西部地區、中部地區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較為集中的農村山區列為重點幫扶對象,進行大規模能源改造,提供清潔的太陽能生產、生活用電。作為集綠色扶貧、造血扶貧、產業扶貧為一體的高效精準扶貧模式,從根本上破解長期困擾我國絕對貧困地區,今年脫貧明年又返貧的重大問題,是一種有效地防止返貧的產業解決路徑。
“目前,通威已在四川涼山州的喜德、四川甘孜州的理塘、新疆阜康、河北豐寧、吉林乾安、山東高青、寧夏賀蘭、內蒙古敖漢旗等地建設了多個光伏幫扶電站。”劉漢元主席介紹說。
通威喜德農光牧光一體光伏電站
2024年年初,四川省工商聯組織全省民營企業助力四川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通威集團一如既往,積極響應、踴躍參與、主動作為,參與結對幫扶,堅定與鄉村振興戰略同頻共振。通威不斷提檔升級“農光”“漁光”融合發展模式,將賦能升級“漁光一體”基地,打造集新漁業、新能源、新農村為一體的三新產業園,形成三產融合的產業集群“漁光小鎮”,為國家鄉村振興提供“通威方案”,也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劉漢元主席目光灼灼地表示,未來,通威將繼續踐行企業家精神,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勇擔社會責任;持續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勇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和開拓者,為構建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