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七期
四川通威飼料有限公司書寫春天的故事
用心工作,用智慧工作,用只爭朝夕的精神工作!
——劉漢元主席
四川通威飼料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奠基
1992年,改革開放歷史上的春天,也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標志性的分水嶺。這一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發表了第二次“南方談話”,推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自從劉漢元主席轉型成立了西南地區第一家集約化魚飼料廠——眉山縣漁用配合飼料廠后,通過“科技”的力量,這家原本毫不起眼的小工廠快速發展,產量連續翻番,1989年為3100噸,1990年達到了4500噸,遠銷省外。
1991年1月,“通威”商標正式注冊,取“通力合作,威力無窮”之意,眉山縣漁用配合飼料廠更名為眉山通威飼料廠,并運用先進的技術,推出了全新的“通威牌”飼料,幾十個新品種、新規格相繼上市,成為養殖戶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
盡管飼料廠產能達到5600噸,但劉漢元主席發現:還是太慢了,原有產能已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太小的市場基數和太大的市場需求之間形成的巨大空間,還在不斷擴大。這樣的市場幾乎是無限的!
于是,劉漢元主席決定,擇址重新大規模建廠,全力擴充產能。
1992年,劉漢元主席剛準備在眉山國營良種場的17.37畝土地上合作建廠大干一番之際,突然傳來鄧小平的“南方談話”!他意識到,是時候,可以真正放手一搏了。
堅定了發展決心,三步并作兩步走,劉漢元主席將才改名不久的眉山通威飼料廠重新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注冊更名為四川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并按現代企業制度設立董事會,自己出任董事長,劉老太爺任副董事長。
接著緊鑼密鼓地建新廠。建廠要貸款,劉漢元主席把自己的所有資產交到銀行,然后用這一筆身家,經朋友擔保,又從銀行貸款,開始施工建設廠房。
僅僅5個月又16天后,一個年產4萬噸級的飼料廠就矗立在了眉山縣城,其建設速度在國內同行中是空前的。
1992年6月30日,新廠正式開工生產當天,眉山上下震動,經銷商、養魚戶從四面八方來到廠里購買飼料,通威門前車隊排起長龍,擠得水泄不通。鄉親們親眼看到,一袋袋魚飼料像河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下生產線,流進大卡車和拖拉機里。有一個老人從早數到晚,他驚喜的四處宣傳:“那一天的飼料裝了足足100多輛汽車和拖拉機!”
從此,養殖戶買通威飼料不再困難了,這一年,僅眉山一縣就有10多萬人走上了養魚致富的道路,樂山地區和眉山縣也將通威列入重點工程,予以重點扶持。
通威由此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但這僅僅只是開始。
1992年9月20日,四川通威飼料有限公司舉行了隆重的希望工程捐贈儀式暨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奠基典禮。當時紅極一時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趙忠祥專程前來眉山主持這一盛會。四川省水電廳、樂山市委市政府、省水產局、畜牧局、飼料辦、眉山縣委縣政府等領導專程前來祝賀。當天現場飼料銷售,又是熱鬧空前,從中央到地方的媒體都報道了中國水產飼料行業的這一盛況。
1992年9月20日,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在四川通威飼料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奠基典禮上致辭
由此新起點,后來二期6萬噸,1994年三期20萬噸,眉山通威面積擴大到近58畝,年產能達到30萬噸,成為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飼料企業之一。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劉漢元主席卻在思考一個更重要的命題“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反復權衡后,他
給通威制定了一個宏大的戰略目標:魚飼料方面,要做全國第一、全球第一。
這種爭做行業第一的目標深深地影響著通威,也推動著通威事業迎來一個又一個新發展。
三十多年后,劉漢元主席在接受《英才》雜志專訪時表示,行業本身迭代更替得太快,政策因素、環境因素、競爭因素等都是變量,面對種種變量,稍有不慎就會卷入“各領風騷三五年,一不小心回到解放前”的怪圈。因此,我們要時刻保持專注,在行業中做強做大。你若不強就去做大,無異于跳入火坑,只有做到了第一,你才有擴張的底氣,才能進一步壯大!
有了戰略目標,就要有戰斗精神。1992年,劉漢元主席提煉并向全體員工傳達了一條非常重要的工作理念——用心工作,用智慧工作,用只爭朝夕的精神工作。這一理念,也成為多年來全體通威人的信仰,激勵、引領著我們大步向前。
不同的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社會需求。通威的每次選擇,都是當時社會的最大需求。
“誠、信、正、一”為現代化企業發展注入靈魂
真心誠意、以誠相待,信用信義為本,正當合法經營,事事爭創一流,一以貫之落實,你會事半功倍。
——劉漢元主席
典禮當天合影留念
1992年之后,通威初步具備了規模化企業的雛形,也鉚足了發展的后勁。此時,全國各地的飼料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興起,全都沉浸在經濟大發展帶來的“供不應求”的氣氛之中。
當時的形勢,可謂機會遍地,絕大多數企業只需要迎上去,而不必考慮什么戰略。然而年輕的劉漢元主席在此時卻比常人更理性、更清醒,他一邊帶領通威高速發展,一邊又靜下心來思考企業的未來。
通威不斷做強做大的理想和目標是什么?未來的通威在行業什么位置?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他憑直覺感到,只有把這些根本問題想清楚了,公司和員工才會有明確的方向,這是企業最基本的戰略思想。
通威的發展眼光開始向內審視,一下“慢”了下來。而此時的慢,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快。
審視下來后,劉漢元主席對新戰略目標下的企業經營各方面,進行了初步梳理和建設,一個現代企業的經營組織架構樹立了起來。雖然還稱不上完善,但一個全新的飼料行業創新型企業已進入了市場的中心地帶。
劉漢元主席一直在思考,通威究竟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經營理念?有了發展戰略,有了目標,但還是覺得缺少了一兩句話就能概括、易記易傳播的核心理念。1994年,劉漢元主席在通威多年的經營思想基礎上,總結出了“追求卓越 奉獻社會”的企業宗旨,和“誠、信、正、一”的經營理念,以及“文化、經濟、社會”三大使命。
1994年,通威在行業率先導入CIS
為什么是“誠、信、正、一”四字?
劉漢元主席認為,公司對待客戶、供應商、員工,互相之間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真心誠意,以誠相待。為什么養殖戶會排隊7天7夜來購買通威飼料?為什么通威總是車水馬龍?“因為我們真誠,我們從未欺騙過客戶,從來都是盡一切努力為客戶利益著想,取信于客戶。”因此通威將“誠”字放在第一位。
第二是“信”。劉漢元主席認為信用信義為立身立企之本。因為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市場成立的基本條件就是人與人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嚴格遵守契約關系。否則不僅市場經濟搞不好,企業也不可能長期生存下去。
第三是“正”,正當合法經營。劉漢元主席形象地把做企業比作開車,闖紅燈的人搶到的時間更多,但遇見危險的概率也更大,企業的長期生存一定是建立在“正”字上面的。正當合法是企業本身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員工對企業的高度認同,從而約束自己行為、努力工作的一個前提條件。
第四是“一”,事事爭創一流。劉漢元主席強調,競爭之下,常常是一、二、三名才能生存,四、五、六名最后都倒下了。通威常常是站在九分九的好上,向十分去追求,一旦所有的事情都精益求精,卓越和杰出就永遠和企業伴隨在一起。
也幾乎同時,通威集團成立了CI委員會,在業內率先導入CIS,將企業宗旨和經營理念規范到識別系統之中,包括文化理念、視覺識別、LOGO標識等,形成規范化的VI系統,成為這一階段全面塑造企業形象的典型標志。
多年后,再回望通威當年所具有的超前意識,即便在市場經濟逐步發達的21世紀初,很多企業仍在將VI等同于CI,并將之作為企業宣傳的“賣點”,由此可見企業之間的巨大落差所在。
隨著“誠、信、正、一”經營理念的確定,以及CIS的正式啟動,通威從員工精神到外部識別,已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從此,通威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了與之相匹配的思想底蘊來進行支撐。這一年,通威產銷以同比超過兩倍的增速達到61300噸,銷售收入達到4億人民幣。
后期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劉漢元主席表示:1994年是基于過去十年的梳理,總結了“誠、信、正、一”經營理念,其內涵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又經過了不斷充實、深化和完善。我們深切地感覺到在規范員工行為、規范公司行為、理順公司和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的時候,“誠、信、正、一”已成為非常重要的指南針,為企業的長治久安和高速發展提供了一種堅實的保障和方向。
1994年總結過去十年,提煉了“誠、信、正、一”的經營理念,又一個十年過去,2004年通威提煉了“為了生活更美好”的企業愿景。
2004年12月22日,劉漢元主席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羅曙弛專訪時,提出了“一切為了生活更美好”的發展理念,并由當年的集團新聞中心進一步提煉后,報劉漢元主席審定,“為了生活更美好”的通威發展愿景就此誕生。
2004年,劉漢元主席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提出“為了生活更美好”的企業愿景
不同的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社會需求。通威的每一次選擇,都是當時社會最需要的,而每一次選擇,都是秉持“為了生活更美好”的這份初心愿景。
一路走來,劉漢元主席創造的“誠、信、正、一”經營理念和“為了生活更美好”的發展愿景,看似簡單和樸素的話語,蘊含的卻是前瞻性的思考和管理智慧,它們構建了企業的精神文化,為通威的發展注入了靈魂,并成為了所有通威人內心的一種集體意志。
劉漢元主席曾說:“藍天白云常伴,青山綠水常在,答案就在面前,路就在你腳下。”全體通威人當不忘初心,敢于逐夢,牢記使命,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