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六期
“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當年,這句廣告語可謂家喻戶曉,新飛冰箱也在國內冰箱行業“四大家族”中高居前三。而今天的新飛,已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和電器江湖。
新飛集團總經理徐曉東期間曾發表《關于新飛電器公司“下滑”的思考》一文。文中反思道,當規范與效率發生尖銳矛盾之時,新飛管理層選擇了規范優先,而忽略了效率的絕對重要性,從而導致了新飛的失速。換句話說,新飛之敗,敗在了管理規范與企業效率之間的博弈上。試問,在我們千千萬萬的國有民營企業中,還有多少值得總結的新飛盛衰案例,還有多少值得反省的規范效率之爭?
正值新飛出問題的2009年,劉漢元主席在通威集團“速度、效率與發展”研討會上嚴肅地指出:“我們所有的規章、制度、原則、條款,都必須服從、服務于效率,必須滿足于效率優先的要求。如果有哪些制度影響效率,該砍掉的砍掉,該拿掉的拿掉!”
再往前追溯,早在2003年,主席曾鄭重指出:企業效率的高低,最終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三分鐘可以做好的事情,因為我們的規章制度導致三十分鐘沒做好,那就是本末倒置。因此,一切的一切,都要強調我們的效率優先,這既是我們企業運行和生存的需要,又是我們在行業里競爭態勢的需要!
主席還指出,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增長,企業的程序總會增加,節奏總會變慢。所以,我們強調的不是事情怎樣進一步規范,而是在基本規范的同時,強調怎樣效率優先,也只有效率優先,你才能在市場上有競爭能力,說一千道一萬,你再規范,只要低于行業平均效率,你就會被淘汰出局!
在著名的TED演講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伊夫·莫里斯也極為深刻地指出:總結、報告、考核、審查……人們把大量精力放在了這些東西上,當團隊表現退步了,我們會繼續增加更多的結構、更完善的流程、設計更復雜的體系,從而導致員工被迫把大量時間用來開會、總結、討論、寫報告,寫了改,改了寫。數據顯示,當團隊把高達40%甚至80%的時間用來完成這些任務,他們就會越做越辛苦,越做越被動,越做越耗時,而企業增值、增效活動卻越來越少。這是泯滅生產力的罪魁禍首,這是讓人們工作痛苦的直接原因。
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團隊,如果一次會議議而不決、決而不定,一項招投標流程要走一兩個月,個別部門推進某項工作動輒搞好幾個月,導致下面的公司和經營團隊半年過去了還完成不了去年的考核、定不了今年的指標……凡此種種,除了無語,大家還能說什么呢?
主席指示言猶在耳,其中蘊含了太多的經典管理理論和真知灼見。但一些部門在執行和落地過程不經意就走了樣,就出現了重大偏差。大家都理解人無完人,或存在不足難以避免,但關鍵問題是針對自身存在的這些問題是否已意識到,意識到了是否該立即去優化和整改,這才最重要。
主席多次教導我們:傳播正能量,天天打勝仗。對任何一個組織而言,我們都要避免一種嚴重的負能量,那就是一幫人在前面干,一幫人在后面說;一幫人在前線沖鋒陷陣,一幫人在后方指手畫腳;從而造成企業內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提意見的”風氣日盛。
企業作為市場化、商業化組織,必須堅持效率優先,而不能削足適履、作繭自縛,更不能讓一堆既定的制度、規范、框框捆住手腳。正如主席所言:“對于企業來講,每一分鐘都是成本,每一秒鐘都是代價,每一人工的浪費都是付出,因此不能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損害我們的速度與效率,我們要強調的是如何解放我們的思想、放開我們的手腳,一切有利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措施、辦法、主意,都是我們可以想并且是應該想的!”
關于如何處理“規范”與“效率”之間的關系,主席早已指明了方向。主席指出,“當我們規范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往往再規范就是負價值,如何兼顧這兩個矛盾的雙刃面——既平衡好系統性、規范性的基本要求,又能維持公司里足夠的速度和效率,這應成為我們從管理上、行政上、經營上大家必須隨時思考、隨時回答的問題!”
最后想強調的是,我們已經到了不得不重提效率優先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