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六期
時光悠悠,風華賡續。一張照片,承載厚重的情感;一個歷史片段,時至今日仍讓人心潮澎湃。從重大歷史事件的珍貴瞬間,到拼搏歲月的點滴碎片,四十年的砥礪前行,造就了如今通威的滄桑巨變。迎來通威40年華誕,當我們回眸歷史瞬間,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如同親歷者,將通威40年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重新敘述,生動講述通威那“看似尋常最奇崛”的興業歷程。
為隆重獻禮通威40年華誕,從今日起,集團傳播平臺正式推出通威40年系列傳播之《40個瞬間》,每期選取具有意義的歷史照片,講述老照片背后的激情歲月、溫暖情懷。用影像串聯起四十個春秋,共同見證通威四十年滄桑巨變,共同致敬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記者 鐘繼輝 劉奕鋒
歷史從一條小河掀開嶄新篇章
1984年10月25日,眉山縣水電局和科委聯合對網箱養魚進行驗收
你要仰望星空,知道方向在哪里,夢想在哪里,理想在哪里。知道了方向,腳踏實地地往前。
——劉漢元主席
跟隨老照片,回到1984年。
那年10月25日,不到20歲的劉漢元主席體驗到生平第一次萬眾矚目的感覺。七個月前,他將大約3800尾魚苗投入到一只廢棄鋼管組成的網箱中,開始了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試驗,現在到了成果驗收的階段。
網箱養魚驗收現場
當天,省計經委、省水電廳等政府部門領導,以及《四川日報》等媒體記者都參加了試驗驗收。在頂部面積64平方米的網箱里,共捕撈出2781斤魚,平均每平方米水體凈產魚37.87斤,折合畝產達到2.53萬斤。當時全四川最高產量一畝不到2萬斤,劉漢元主席發明的“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一舉創造了四川養魚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產紀錄,翻開了四川乃至中國養魚史的新篇章。
當年的驗收現場,充滿了太多的未知
驗收小組認為,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具有不占用耕地,不與農用灌溉爭水,不需開支水費等優點;用這種方式養鯉還具有養殖周期短、產量高、成魚品質好,商品集中、經濟效益高、飼養管理方便等特點;這種網箱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投資比較省,適宜有條件的單位、集體和個人,特別是養魚專業戶養殖和推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后,《四川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這項發明,并配以短評《渠道網箱高密度流水養魚費省效宏》。報道高度評價這一創造的科學性與實用性,短評指出,“逐步推廣這種新的養殖方式,實現集約化經營,對加速發展我省漁業生產具有重大意義。”
從網箱中捕撈,并計量成魚
當年收獲的魚,按當時市場價計算,凈利潤1930元。這種全新的養殖方式開始迅速傳開。1984年底,劉漢元主席被眉山縣授予“科學養魚能手”稱號;1985年初,眉山縣就有80多戶農民主動要求建箱養魚;1986年,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被列入農業部“星火計劃”,正式向全國推廣。1987年10月,農業部在眉山召開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科技成果鑒定會,到會專家一致確認這一養殖方式的采用,在國內國外未見報道,屬于世界首例。
劉漢元主席進行養魚試驗的網箱
多年以后,每當媒體提及這段創業史,談到這一階段的發展,劉漢元主席仍是一臉感慨:“就通威而言,最考驗我們的是創業第一年,試驗方案拿出來以后,征求了很多專家的意見,相當一部分是表示擔心,說你別把自己套進去了,甚至說,河溝里搞網箱養魚,那不是妄想吃湯圓嗎?當時心里確實非常復雜。”
總結突破困局之道,劉漢元主席概括為四個字:鍥而不舍。在劉漢元主席看來,企業家必須具備鍥而不舍的精神,尤其是在企業發展的初期,能夠鍥而不舍地追求某件事情,并長期保持對這件事情的激情,這就是一個企業或者企業家成功的基本保證。
一臺絞肉機背后的奮進時光
劉漢元主席試驗渠道金屬網箱養魚時用于生產飼料的絞肉機
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家,如果沒有鍥而不舍地追求既定目標和方向的精神,不能集中精力、充滿激情地去為之努力,要想有所成就,是難以想象的。
——劉漢元主席
1984年,逐漸鮮亮的大變革色彩在神州大地的氣息里涌動。這一年,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剛大學畢業,柳傳志創辦了聯想,張瑞敏進了那家瀕臨倒閉的工廠……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一書中將1984年定義為中國企業史上的偉大年份。這一年,是一個開放而熱烈的年份;這一年,“我們都下海吧”在人們之間互相試探和鼓勵;這一年,一批偉大的人物和公司集束式地誕生。
1984年3月,春暖花開,魚兒生長的季節到了。劉漢元主席把第一批185公斤約3800尾鯉魚苗投放到網箱中,開始了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試驗。
由于渠道金屬網箱養殖是將魚放在高度密集的地方飼養,魚的成長需要魚飼料。而在當時,市場上買不到魚飼料,當時配合飼料在全中國幾乎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在上海、廣州有那么一點點,四川沒有。
在那個什么都缺的年代,主席只好自己研究飼料配方。因為在四川水產學校學的是淡水養殖,魚該吃什么一清二楚,就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仔細研究,每當有一個進展,立即投入試驗,全家上陣,嚴格按照“當初”的營養配比,做成了最早的通威飼料。
飼料配方有了,但魚兒每天都要吃,每6小時就要向網箱里投一次料,一次也不能停,而且每次只能吃七八分飽,餓了不行,過飽也不行。因此,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及時制作、按時投喂餌料。當時,對全家人來說,最難的是日日夜夜不停地制作餌料,由于沒有成型機,就用手搓成團狀。從1984年3月10日到4月底的50多天,全家人輪番上陣搓飼料,手都磨破了皮。然后又輪流熬夜,在網箱旁邊的簡易小屋守著按時喂魚,大家都睡不了一個囫圇覺,第二天筋疲力盡紅著雙眼,還要繼續搓飼料。
“一天要喂四次,一個人在那里一把一把地喂,一頓要喂幾百斤飼料。”劉老太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及當年一家人創業初期,長年累月一天只能睡兩小時,忍不住眼睛一下紅了,哽咽著幾乎不能把話說清:“那時候,真的是太苦了。”
最心痛的是,由于手搓的餌料餅太大,魚吃不完,白白被水沖走。于是家里買了一臺絞肉機專門來“搓”餌料,出來的顆粒大小合適,在太陽底下曬一曬,放水里也不散。但由于飼料摩擦力太大,三個人一起用力都攪不動絞肉機。劉漢元主席想了辦法,在絞肉機上裝了一個電動機來攪,但需要人不停地把堵在上面的飼料用手戳下去,家里70多歲的外婆曾一不小心把手指給攪得血肉模糊。
當時,農村常停電,劉漢元主席為此跑到供電局希望得到幫助,供電局說:“可以申請在河邊拉一根2000瓦的用電專線。”申請交上去,并在朋友的幫助下,電的問題才好不容易得到了解決。
問題一個接一個冒出來,又一個接一個被克服。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劉漢元主席從開始制作網箱,到研究飼料配方,到絞肉機“搓”飼料,到輪流熬夜喂魚,一步步前進,一個在外人看來是“妄想吃湯圓”的試驗最終取得成功,也掀開了四川乃至全國水產養殖歷史的新篇章。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臺絞肉機帶來的回憶,不僅僅是制作飼料的不易,還有創業之初的種種艱難:夏天劉老太爺每晚睡在網箱邊,蟲爬了一身;凌晨一點起來投喂飼料,一次要忙一兩個小時,并且每天每次要記錄喂飼情況,記錄水溫、水清水濁;父子倆用兩輪架子車去縣糧食局加工廠買麩皮,在鵝卵石河灘上拉不動架子車,導致劉老太爺韌帶撕裂……時隔多年,在接受《創變者邏輯》作者訪談時,回憶起當年過往,劉老太爺感慨道:“兒子是讀的這個專業,才搞這個東西,不是歪門邪道,是他的正道,要堅持下來,再難都要給他整,都給他守著。”
在全家的支持下,即使在最初大家都不相信能成功的情況下,年輕的劉漢元主席憑著全力做成一件事的念頭和干勁,堅持不懈,最終實現了一步步的前進。
白駒過隙40年,這臺絞肉機講述著通威創業之初的艱難與不易,成為通威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符號,是激發著一代又一代通威人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當我們重溫它背后的故事,感動、欽佩于劉漢元主席及其家人創業之初的艱苦付出,也更加珍惜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用心血和汗水創造的通威事業。
遠見者穩進,穩健者遠行。在《清醒者生存》中,劉漢元主席曾這樣指出,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家,如果沒有鍥而不舍地追求既定目標和方向的精神,不能集中精力、充滿激情地去為之努力,要想有所成就,是難以想象的。通威之所以能扎實、健康地不斷前進和發展,正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創業的激情,賦予了通威持續快速發展的原動力。
西南首家漁用配合飼料廠見證創變力量
1986年3月10日,通威前身眉山縣漁用配合飼料廠順利開業
誰和農民搶飯碗,誰就沒有飯碗;誰往農民飯碗里添油加肉,誰就有飯碗。
——劉漢元主席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繼續深入推進。南風西漸,在四川眉山永壽鎮,一場變革也正醞釀著。
隨著創下四川養魚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產紀錄,1986年,劉漢元主席的養魚技術被列入“星火計劃”,正式向全國推廣。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之下,這項技術激發了千千萬萬農戶的養魚熱情。養殖規模擴大了,飼料立即供不應求。
劉漢元主席敏銳地發現必須立即擴大生產規模。 年僅22歲的劉漢元主席開始自己辦工廠。當時貸款已不再困難,劉老太爺出面與永壽鎮永壽村達成協議,租賃了八分土地建廠,劉漢元主席設計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廠,從土建放線、人字梁結構、圈梁挑梁到用多粗多大的鋼筋、用什么水泥,再到電線安裝、機器配電,全是自己設計確定,而且是邊學邊建。
早期養魚戶排隊購買“科力”牌飼料
兵貴神速,工廠當月開始修建,次月就投入生產。1986年3月10日,眉山縣漁用配合飼料廠順利開業了。這是西南地區第一家集約化魚飼料廠,劉老太爺當廠長,設備除了原有的,又增添了一臺每小時產500公斤的SLY—17型飼料機。飼料品牌定名為“科力”,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意。
不是做泯然于眾人的養魚大戶,而是轉型進入另外一條道路——魚飼料的大規模生產和銷售,這是真正具有技術含量而農民又無法做到的事,也是不與“農民搶飯碗”。各做各事,各有優勢,彼此服務,這種差異化競爭和“共生共存”的基本生態,從此也成為通威40年穩健發展的“定海神針”。
多年后的今天,面對同樣的選擇問題和不同的聲音,劉漢元主席依然用了一個樸素的比喻:總是覺得別人家的飯好吃,走到別人家去吃他的飯,結果回家發現自己的鍋灶都被端了,因為別人也是這么想的。你為什么不看住自己的鍋,然后把自己的飯做得又香又有競爭力呢?所以在行業發展中,通威一直強調錯位競爭、協同發展,不做重復工作,而是堅持專業化、差異化,提倡分工與協作。
在當年,這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誠意,大家自然感覺得到。飼料廠開業當天,鄉親們穿戴一新,齊刷刷地聚集到廠門口,敲鑼打鼓放鞭炮,就像過年。22歲的劉漢元主席忙里忙外,這一天,他是老鄉們眼中的“英雄”。
自助者天助之。1986年,“科力”牌飼料一入市,就供不應求。中央部委和省市領導紛紛光臨,成為無可爭議的活廣告;遠近養魚戶蜂擁而至,鎮上常常車水馬龍阻塞交通;前來拖飼料的有貨車、拖拉機、自行車、板車,甚至有肩挑背扛,排隊排到了廠門外很遠的地方,還有人竟然排了7天7夜的隊……
回望通威40年的發展歷程,1986年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年,通威的小船揚起了風帆,開始了走向市場經濟的首航。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如今,飼料老廠原址還在,迎來了一代代通威人參觀和聆聽當年的故事。這座完全由劉漢元主席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安裝建起的飼料廠,見證了通威的第一次轉型開拓。
回憶起當年的建廠經歷,劉漢元主席曾感慨道:“沒有不會做的事,只有不肯學的事,如果生活逼著你不得不學,等你干過來,你也就變成了內行!”
正因為如此,劉漢元主席要求員工特別是干部必須“勇于開拓,勇于創新,敢想敢作敢為”,并強調,沒有什么問題不能想,沒有什么辦法在現有的框架下,在我們的思考過程中不能突破,一切有利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措施、辦法、主意,都是我們可以想并且應該想的。